#2021春節醫路守護#
患者出現感冒咳嗽,無汗、無明顯惡寒感,痰黃而粘稠、鼻塞流清涕,口乾口渴口臭,大便乾結。有糖尿病病史十餘年。且平素畏寒,容易疲勞。
患者出現了感冒咳嗽、無汗,是感受了風寒,風寒透過面板、口鼻入侵肺部導致了咳嗽。風寒進入面板,面板的汗孔收緊,所以無汗。痰黃而粘稠是風寒透過口鼻進入肺部,風寒停於肺部,鬱而化熱,灼燒津液,煉津成痰,所以出現了黃痰而且痰粘難咳出並且口乾口渴而口臭且大便乾結,都是風寒化熱,灼傷津液導致的。患者鼻流清涕是風寒入侵鼻道,水液代謝異常導致。
所以治療上應該想辦法清除人體外感的風寒之氣,同時要通利大便。也就是解表清理、瀉下熱結、表裡雙解。葛根湯能夠解表散寒、生津止渴,加石膏清瀉裡熱,大黃、芒硝瀉下燥結,三藥合用能清瀉裡熱,通下大便。杏仁下氣止咳、反胃加半夏降逆止嘔,鼻塞流清涕加辛夷花、蒼耳子宣通鼻竅。由於素體本虛(平時怕冷容易疲倦),所以加人參,配合炙甘草、生薑、大棗顧護胃氣。使除邪同時不傷人體正氣。患者服完一副藥後症狀緩解,服完兩副藥後痊癒。
對於感冒的病人,首先應該判斷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還是風寒入裡化熱,這是一個大的綱領,風寒感冒一般表現為一派寒相,比如說咳白痰、無汗、怕冷明顯;風熱感冒一般會表現出熱像,比如咽乾咽痛、流黃鼻涕、咳黃痰、發熱汗出等;風寒入裡化熱可以有寒相也可以有熱像,但是風寒會怕冷無汗等。所以判斷完是風寒還是風熱就能對症下藥了,風寒應該用散風寒的藥,風熱應該用散風熱的藥,再根據患者表現出來的其他症狀針對性的用藥,咳嗽予以止咳,有痰予以化痰,鼻塞予以通鼻竅,大便不通予以通利大便,津液虧損予以生津。
最怕的就是感冒之後不分寒熱而胡亂服用感冒藥,有時候不僅不能治癒,反而加重延誤病情。
感冒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疾病,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卻對其束手無策,以至於最終造成感冒咳嗽等遷延不愈,甚至幾個月都不好。只因病情最初的時候沒有及時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很多人對於感冒都沒有清楚的認知,所以感冒以後總是胡亂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