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概述:血尿指小便混有血液,甚至血塊,有肉眼血尿和現代醫學的鏡下血尿之分。本證是腎臟疾病常常出現的臨床症狀,常以慢性腎炎、急性腎炎、過敏性紫斑性腎炎、IgA腎病等經常出現的症狀。

病因病機:

1. 熱迫膀胱 外邪侵入肌表,太陽受病,表邪化熱,傳經入裡,熱結膀胱,血絡受傷而尿血;或邪入陽明,陽明經熱,下迫膀胱而尿血。

2. 火毒迫血 感受風熱之邪,由表入裡,侵犯營血,火毒內壅,迫血妄行。腎及膀胱之邪脈絡受損,血溢水道而尿血。

3. 心火內盛 情志內傷,耗傷心陰,心火獨亢,熱移小腸,迫血妄行而致血尿。

4. 陰虛火妄 房勞過度,相火妄動,或因憂勞過度而傷腎陰,陰虛則熱,腎與膀胱相表裡,虛火灼傷腎及膀胱血絡,則血隨尿而出。

5. 癆傷氣陰 虛癆之病,以肺癆為主,最易傳變它髒。癆傷於腎,損傷精血,耗散氣陰,腎陰虧虛,陰虛火妄,迫血妄行而導致血尿。

6. 脾腎不固 思慮勞累,損傷心脾,或腎陽不足,脾陽失溫,導致中氣虛弱。脾氣虛弱,統攝無權,血無所主,導致血尿;或腎陽虧虛,導致下元虧虛,不能固攝,封藏失權,血液妄行,導致血尿。

7. 氣滯血淤 情志鬱抑,或飲食不節,導致氣機受阻,淤濁凝聚。若結於下焦,壅塞脈絡,阻礙氣機,久淤則破絡血溢,血滲膀胱而尿血。

辨證論治:

1. 熱迫膀胱

臨床表現:初見惡寒發熱,骨節痠痛,口渴喜飲,少腹脹痛,腰膝痠軟,小便帶血血色鮮紅,或鏡下血尿,舌紅苔黃,脈數。

治療原則:清熱利水,涼血止血。

常用方劑:導赤散加味:生地黃30克、竹葉15克、紫草12克、牡丹皮12克、甘草12克、地榆炭12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惡寒表證未解加雙花10克、連翹10克;血尿加小薊30克、血餘炭10克;薺菜花30克;下焦溼熱加黃柏12克、知母12克、蒼朮12克;便祕加酒大黃20克、瓜蔞12克。

2. 風邪犯肺

臨床表現:小便出血始於惡寒發熱之後,伴有眼瞼及下肢浮腫、咽喉腫痛,咳嗽。舌苔薄白,脈浮數。

治療原則:疏風宣肺,清熱止血。

常用方劑:越婢加術東加減:麻黃10克、生石膏30克、焦白朮12克、甘草6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白茅根30克、小薊30克、黃芩10克、桔梗12克、浮萍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咳嗽加桑葉30克、款冬花12克;眼瞼浮腫加桑白皮30克、炙麻黃12克、桑葉30克;血尿加薺菜花30克、白茅根30克、萱麻根12克;浮腫加茯苓30克、豬苓30克、澤瀉20克。

3. 火毒迫血

臨床表現:初見惡寒發熱,繼則高熱,口渴欲飲,頭昏頭痛,骨節痠痛,煩躁口乾,神疲乏力,尿血色鮮紅,並可兼見衄血、便血、面板有淤斑,舌質紅,苔黃膩,脈弦細。

治療原則:瀉火解毒涼血止血

常用方劑:黃連解毒東加味:黃芩12克、黃連10克、梔子12克、黃柏2克、水牛角絲12克、生地黃20克、牡丹皮2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血尿加小薊20克、藕節12克、牡丹皮12克、薺菜花30克;口乾加石斛12克、玄蔘30克、天花粉30克;火毒內盛加雙花20克、連翹20克、青黛12克;心煩加白茅根30克,竹葉12克、梔子12克、燈芯草2克。

4. 心火內盛

臨床表現:小便赤熱,尿中帶血,血色鮮紅,心煩,夜寐不安,口渴而苦,面赤,口舌生瘡,舌尖紅,脈數。

治療原則:清心瀉火,涼血止血。

常用方劑:小薊飲子加減生地黃30克、小薊30克、蒲黃9克、藕節9克、山梔子12克、木通6克、滑石30克、竹葉12克、甘草1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血尿甚加仙鶴草20克、鹿銜草15克、旱蓮草15克、琥珀3克;心煩少寐加川黃連、10克、麥冬10克、蓮子芯10克、夜交藤30克;遺精加金櫻子20克、芡實12克;惡寒發熱有表證加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荊芥12克;大便祕結加酒大黃12克、瓜蔞30克。

2. 陰虛火妄

臨床表現:小便赤色帶血,頭暈目眩,口渴欲飲,耳鳴心悸,神疲易怒,腰膝痠軟,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治療原則: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常用方劑:大補陰丸和阿膠東加減:生地黃30克、麥冬20克、女貞子12克、知母12克、黃柏12克、黃芩12克、龜板20克、阿膠12克、胡黃連12克、白薇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出血甚者加旱蓮草30克、小薊30克、白茅根30克;低熱加地骨皮16克、鱉甲15克、青蒿10克;少寐加夜交藤30克、遠志15克、酸棗仁20克。血尿加黃連12克、蓮子心3克、白茅根30克;眩暈加雙鉤藤30克、菊花12克。

5. 癆傷氣陰

臨床表現:小便頻急,血尿,血色鮮紅,腰脊痠軟,或兼見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口乾咽燥,神疲乏力,面色潮紅或萎黃,舌紅苔薄白,脈細數。

治療原則:益氣養陰,涼血止血。

常用方劑:生脈飲和車前草東加減 西洋參10克、麥冬20克、五味子12克、銀柴胡12克、車前草30克、白頭翁12克、石斛12克、豬苓30克、薺菜花30克、地骨皮12克、桑葉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低熱加銀柴胡10克、鱉甲20克、知母20克;盜汗加浮小麥60克、五味子15克、牡蠣30克;腎精虧虛加龜版30克、鱉甲30克、杜仲10克、冬蟲夏草10克、紫河車10克;肺結核可加用月華丸。

3. 脾腎不固

臨床表現:久病血尿,血色淡紅,面色蒼白,精神困頓,體倦少食,頭暈目眩,耳鳴心悸,腰膝痠軟,或衄血、便血,面板紫斑,舌質淡,脈細數。

治療原則:補益脾腎,益氣攝血。

常用方劑:補中益氣東加減:黃芪30克、黨蔘20克、焦白朮10克、甘草6克、當歸12克、柴胡12克、升麻12克、陳皮10克、山藥12克、山萸肉12克、肉蓯蓉12克、赤石脂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血尿反覆加阿膠12克、蒲黃12克、仙鶴草30克、小薊30克、旱蓮草30克、三七10克;血尿日久不減加牡蠣30克、金櫻子30克、萱麻根12克;腰膝痠軟冷痛加鹿角膠12克、狗脊12克、杜仲炭12克;腎氣不足封藏失權所至血尿用無比山藥丸。

4. 氣滯血淤

臨床表現:拒按,有時低熱,舌質紫暗或有淤斑、淤點,苔薄白,脈細澀或沉細。

治療原則:行氣化淤養血止血

常用方劑:血府逐瘀湯和蒲黃散加減:桃仁12克、紅花10克、赤芍9克、川芎20克、懷牛膝20克、當歸9克、生地黃30克、枳殼6克、柴胡6克、甘草3克、蒲黃12克、五靈脂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臨床加減:外傷血尿可用七釐散沖服;久病血尿可加三七粉10克、琥珀粉6克;少腹有痞塊加牡蠣30克、夏枯草30克、丹蔘30克、莪術15克;血尿多加茜草根12克、側柏葉12克。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