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拔罐是優秀的物理療法

拔罐與推拿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

拔罐療法又稱“角法”,通過物理的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瘀血,調動人體幹細胞修復功能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能促進血液迴圈、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當然,拔罐不像鍼灸那樣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準確,主要是點、線、面結合的問題,通過中醫的寒、熱、虛、實辨證,選擇一些經絡所過或經氣聚集的部位。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能祛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可以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利用拔罐進行治療。

拔罐療法採用的工具“罐”有許多種,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膠罐等,甚至家中的罐頭瓶也可以用於拔罐。

臨床中用得較多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而橡膠罐在家庭中用得較多,因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即可嘬住,不管你是否懂醫,非常容易掌握,只要明白哪裡痛拔哪裡即可。但橡膠罐沒有用火,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效果就要差一些,所以醫院一般不用這種。

玻璃罐光滑透明,可以透過玻璃觀察罐內面板充血、瘀血、起皰及放血時的出血情況等,所以臨床中用得較多。

拔罐療法使用中的另一個工具就是探子,或叫火把。可用一截較粗的鉛絲,一頭彎成圓圈狀,易於用手握住,另一頭纏上棉花及紗布,用來蘸酒精、點火(用鑷子夾淨也可以)。

拔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四種:拔罐、閃罐、走罐、放血拔罐。家庭常用的主要有拔罐和走罐。

中西醫對拔罐治病原理的解析

拔罐是一種在民間被廣泛應用的自然療法,隨著醫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拔罐療法更是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關於拔罐療法的治病原理,中西醫有不同的闡述。

下面具體講一下。

在中醫的致病理論中,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人體氣機升降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所致。這些致病因素包括:瘀血、氣鬱、痰涎、宿食、水濁、邪火等,是在人體遭受風、寒、暑、溼、燥、火、毒、外傷的侵襲或內傷情志後,致使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的。

這些致病因素通過經絡和腧穴走竄機體,逆亂氣機,滯留臟腑,瘀阻經脈,最終導致種種病症。而通過拔罐就可以開洩腠理、扶正祛邪。

因為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並使面板充血,將體內的病理產物從面板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起到疏通經絡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負壓的刺激,能使區域性血管擴張,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改變區域性組織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細胞吞噬活動,增強機體體能及人體免疫能力,故能起到祛病療疾的作用。

拔罐以後,人體通常會留下顏色不一的罐斑,罐斑顏色不同,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常見的罐斑有潮紅、紫紅或紫黑色瘀斑,小點狀紫紅色的疹子,同時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熱痛感。

面板的這些變化屬於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可持續數天。

拔罐後,罐斑如顯水皰、水腫和水氣狀,表明患者溼盛或因感受潮溼而致病。

如水皰色呈血紅或黑紅,是久病溼夾血瘀的病理反應。

如罐斑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瘀現象,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者,表明患者有熱毒症;

如罐斑出現紫紅或紫黑色,無丹瘀和發熱現象,表明患者有瘀血癥。

如罐斑無皮色變化,觸之不溫,多表明患者有虛寒證;罐斑出現微癢或皮紋,多表明患者患有風證。

對於身體健康者,一般來說,罐斑多無明顯變化。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治療一半以上的失眠!現在開始養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