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質不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對呈上升趨勢和血脂異常發生率的認識不斷加強。目前已經大量循證醫學論證表明,加強預防,尤其是對高脂血症患者進行強化降脂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和有益的。

人體奇妙的內環境

血脂,顧名思義是指人體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這類物質主要由人體內合成,還有一部分是經食物進入體內,這些物質在血液中需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運輸。要知道脂肪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也就是說,脂肪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不可缺少,否則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就像汽車,沒有汽油怎麼能飛跑?但是,人體內的脂肪類物質決不能"超標",其量應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人體若攝入的脂肪過多,尤其是飽和脂肪酸攝人過多,就可能導致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梗死、腦梗塞、腦出血等疾病,其後果是很嚴重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降低血液中的脂肪,也就是要控制體內的脂肪類物質,降低過高的脂肪,達到防治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

血液中脂肪類物質的功用

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包括脂肪、磷脂、膽固醇、脂肪酸等物質。現代研究表明,脂肪是人體的能量主要來源之一,同樣重量的糖類和蛋白質所供給的能量還不及脂肪的一半。攝入人體多餘的脂肪可以在體內儲存,而且其儲量似乎是無限的。所以脂肪是人體內最重要的儲存能源。但儲存量過多,就會導致肥胖症。人體攝人的脂肪可以提供脂溶性維生素,而且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所謂脂溶性維生素就是可以在脂肪組織中溶解的維生素,如魚肝油及多種動物肝臟的油中含維生素A、維生素D,麥胚油含維生素E,以及多種種子油中含維生素K。此外還可以為人體攝人的脂肪提供所必需的脂肪酸。

膳食中的磷脂、膽固醇是構成人體各種生物膜,如細胞膜與細胞內微小的細胞器、如線粒體膜的重要材料。

脂肪類物質是一類重要的、具有很高營養價值的物質,而且膳食中的脂肪類物質有助於增進食慾。但是,人過中年不宜貪食,更不宜食用脂肪豐富的食品,以免過於肥胖。肥胖症本身雖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可以說與縮短壽命有關,且是誘發糖尿病、高血壓、骨關節炎、膽石症及多種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這是值得大家重視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逐步加強。為了防止發生動脈粥樣硬化,不少人尤其是不少老年人"見油生畏"、"談脂色變",把脂肪當作人體的大敵,認為脂肪是百病之源,顯然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也有一些年輕婦女,為了保持身材苗條,不僅節食,還忌油葷。如果掌握不當,就會招病惹麻煩,適得其反。為了防止片面忌油,就要了解脂肪類物質對人體的利和弊。

脂肪類物質有什麼功用

1.脂肪類物質是細胞的構成成分。

2.有些脂肪類物質是合成體內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物質的原料:如膽固醇可以轉變成維生素D,用來調節鈣磷代謝;可以轉變成膽汁酸,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是合成促凝血素和前列腺素等的原料,起著調節血液凝固和新陳代謝的作用。

3.脂肪可以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4.脂肪是人體重要的供能物質:每克脂肪可產生39.3千焦(9.3千卡)的能量,比等量的糖和蛋白質產生的能量多1倍以上。

脂肪類物質還有許多其他的功用,就不一一列舉了,這已足夠說明脂肪類物質是人體不可缺的重要的營養物質,人們不應該拒絕攝人。當然,脂肪,特別是膽固醇吃多了,也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應該合理膳食,適量攝取脂肪類物質,以保證身體健康的需求,避免疾病的

發生。

高血脂是"無聲殺手"

絕大多數的血脂異常都是原發性高脂血症,都是在既無症狀又無體徵的情況下發生。大多都是在健康體檢或出現了併發症時才發現了血脂異常。有的病人已經突然發生心肌梗死或腦卒中後還感到困惑不解,甚至命歸黃泉還悄然不知。由此病人錯誤地認為自己平常能吃、能喝、又能跳,沒有任何不適,怎麼會發生嚴重的心血管事件呢?

其實只要對他們作詳細檢查,便能發現其中很多人的血脂都偏高,而這些血脂異常在併發症發生以前可能早已悄悄存在了。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高血脂對身體的損害是一個緩慢的、逐漸加重的隱匿過程。高脂血症本身多無明顯的症狀,不做血脂化驗很難被發現。高脂血症患者如果同時有高血壓或吸菸,就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序,導致血管狹窄和阻塞。此時病人可有頭暈、胸悶,嚴重者則突然發生,腦卒中、心肌梗死,甚至心臟性死亡。正因為高血脂是悄然無息的逐漸吞噬著生命,人們形象地把它稱為"無聲的殺手"。

日常生活中,高血脂患者需要經常飲水來補充水分,可以稀釋血液粘稠度,在水中加入黃花草油酸,能促進低密度脂蛋白分解代謝,增加膽固醇轉運和膽酸排出,從而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堅持服用,可加快膽固醇的運轉,以便有利於膽固醇的排出。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便祕效穴,天樞,7種便祕均有效。每天學一穴,一年學完鍼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