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對於新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很多都是拒絕服用降糖藥物或者是胰島素治療,認為一旦使用藥物,都需要終身服用藥物,而往往來中醫門診諮詢,你怎麼看?

對於胰島素,很多人都理解為身體會依賴,如果使用胰島功能就會失效,是這樣嗎?

分泌胰島素降血糖的器官就時胰腺,胰島素的作用就是代替胰腺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讓胰島功能得到休息;如果藥物一般都是刺激胰島素分泌,你覺得胰島素更好還是藥物更好呢?

選擇中醫調理不應該認為中醫能夠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醫的內容裡面是“消渴症”,可是“消渴症”並不是代表糖尿病,有一些病的症狀也是“因渴而消” ,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並不能特指糖尿病。

古人是如何看待糖尿病?

明代李時珍撰《本草綱目》中指出,梨有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和解毒之功效,是一味治療消渴病的良藥。

宋代有一士人患重病,煩悶無聊,請名醫楊吉老診治。楊診後稱此病乃極為嚴重之熱症,氣血消爍,病勢險惡,無力回春,且預言三年後該士人當患癰疽病而死。揚吉老的診斷,說明那士人患的是消渴病即糖尿病,預言癰疽則是糖尿病的併發症。

後來士人聽說江蘇茅山有一道士醫術精湛,但不輕易給人治病。士人便穿上僕衣,徑直來到茅山求見道士,且表示自己願意當傭工,求道士收留他。道士應允,讓士人與弟子們生活在一起。不久,士人向道士告知求醫治病的實情。道士診脈後笑著說:“汝便下山,但日日吃好梨一顆。如生梨已盡,則取幹者泡湯,食滓飲汁,病自當平。”士人遵囑照辦。一年之後,諸症悉除,消渴病痊癒。士人再次拜訪楊吉老,楊見他顏貌腴澤,脈息平和,便極其驚訝不解,士人便詳告經過。楊吉老慨嘆學醫不精,願拜茅山道士為師。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上,當時的中醫療法就是飲食療法,可總有人要求中醫不是厲害嗎?那你中醫來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啊?

中醫和西醫不能區分高下,也沒有那個必要,都是為了治療疾病,緩解患者的不適,既然目前對於高血壓、糖尿病西醫都是長期藥物治療,難道你要求中醫一針就見效嗎?

所以對於診斷有糖尿病的患者,對其的建議都是西醫該這麼治就怎麼治,其實可以中醫結合人體進行調理,並且加強飲食控制、運動,慢慢的看能不能把藥物減下來,而不是說一上來要求中醫治療。

中醫對消渴症如何辨證?

中國傳統醫學的消渴症始見於《黃帝內經·奇病論》,名為消渴。中醫所論消渴,肺熱傷津、口渴多飲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飢為中消;腎不攝水、小便頻數為下消。肺燥、胃熱、腎虛並見,或有側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症。

上消(肺熱津傷)

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頻量多。舌質紅少津,苔薄黃,脈洪數。 [1]

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

方藥

1.(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加減

處方:天花粉、葛根各30克,生地黃、麥冬各15克,黃芩10克,五味子6克,山藥、石斛各20克。水煎服。

中消(胃熱熾盛)

多食易飢,形體消瘦,大便乾結。舌苔黃幹,脈滑數。

治法:清胃瀉火,養陰生津。

方藥

1.(張介賓《景嶽全書》)加減

處方:麥冬、生地黃、玄蔘各15克,石膏、天花粉各30克,黃連、梔子、知母各10克,牛膝12克。水煎服。若大便乾結者,可合調胃承氣湯。

下消(腎虛精虧)

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尿甜,口乾,頭暈,腰腿痠痛。舌質紅少津,脈細數。 [1]

方藥

1.《小兒藥證直訣》)加減

處方:山藥20克,山茱萸、生地黃各15克,牡丹皮10克,茯苓15克,澤瀉9克,枸杞子12克,五味子6克,天花粉30克。水煎服。

若陰損及陽,腎陽亦虛者,可加熟附子10克,肉桂5克,菟絲子、巴戟天各12克。氣虛者,加黃芪、黨蔘各20克。以上各型如出現血瘀之證,可加丹蔘20克,桃仁、紅花各10克。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也說 驚蟄與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