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作者簡介】陳曉璐,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五年制學生。

【指導教師】郭煒,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臨近過年,很多人都想著藉著過年七天假好好休息,睡睡懶覺,彌補一下平時“996”而丟失的休閒時間。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睡懶覺的時間越長,反而越沒精神?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人體與大自然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大自然的變化會對人體的生理產生影響,《黃帝內經》提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常者少……”等四時養生理論;另外大自然也會對人體病理產生影響,如病人的病情往往呈現出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規律。一言以蔽之,這就是祖國傳統醫學理論中的天人一體觀。

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天人相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與經驗。身體氣血也隨著一天之中陽氣的盛衰影響而執行,用時髦一點的詞就叫做生物鐘。因此睡懶覺會影響氣血的正常執行,導致體內氣機不暢,神明不清。再者,祖國傳統醫學有“久臥傷氣”的說法,長期臥床、過度睡眠會使人氣血不暢,臟腑功能活動減弱,出現倦怠乏力、頭暈氣短等氣虛症狀。

因此,充足休息,再加上適當的體育鍛煉才能做到精力充沛;順應自然規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才能保持健康體魄。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人體天生的缺陷?人類的身體存在的7個給我們帶來麻煩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