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吃”無疑是重頭戲,面對美食的誘惑,糖尿病患者面臨著相當大的考驗。那麼,有沒有一本“寶典”能指導糖尿病患者如何選擇食物呢?
過年這段時間,有關‘吃’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當然有!
一、飲食習慣切忌變化過大
千萬不能抱著“放鬆一把”的心態,飲食習慣儘量和平常在家的時候差不多。居家或者外出吃飯時,對菜的品種和數量要注意把握,可以適當放寬,但要注意監測血糖,此外起居、生活習慣、用藥和平時需要基本保持一致。
二、少吃多嘗
現在宴席上的飯菜愈發豐富,但大多是四高食品(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這種膳食對糖尿病的控制十分不利。糖尿病患者飲食必須控制總熱量,建議進食低熱量、低脂肪、低糖、高纖維膳食。所以面對宴席上的四高食品,建議“蜻蜓點水”即可,多樣化、選擇性地少吃一些,這樣既飽了口福,也不至於超量。
三、少葷多素
動物類食物油含量較高,而且烹調方法多采用油炸煎炒,這樣脂肪含量更高。高脂肪膳食不僅會增加體重,而且會降低體內胰島素敏感性,升高血糖,還會誘發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葷腥和油炸食品。最好選擇蒸、煮、燉、汆、拌、滷加工的食品,並且多吃素食,如綠葉蔬菜、菌類、豆類等。因為這些食物不僅熱量低而且纖維素高、營養豐富。
四、少精多粗
主食大多由精細麵粉製作,有的甚至加了奶油、糖、蜂蜜、肉末、果醬等容易升高血糖的物質,食用後血糖很快上升,要儘量少食。相反,應多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素、血糖生成指數低的粗糧,如全麥粉、麥、蕎麥、煮玉米等。
五、宜幹不宜稀
對於糖尿病友來說,飲粥的習慣還是建議能改就改,能不喝就不喝,除非身體有特殊情況。低升糖係數的食材像小米,玉米等粗糧做成的主食是主張糖尿病人食用的,因為這些粗糧的特點是糖鏈很長,進食後需要較長的時間消化為人體可以吸收的單糖,血糖上升緩慢。但是如果把小米玉米熬成粥,長糖鏈就會降解,直接變成了短鏈糖或人體能直接吸收的單糖,升糖係數極高,進食後血糖會迅速上升,但是供給人體的能量有限,同時由於流質及半流質食品熬煮的程度不穩定,升糖係數極不穩定,不僅快速升高血糖而且波動大,所以是不主張飲用的。不僅不主張喝粥,五穀豆漿,麥片也不主張飲用。可以飲用純豆漿,豆腐腦,黃瓜西紅雞蛋湯(不要放澱粉),魚湯和茶水等都是可以的。
六、禁酒多茶
飲酒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一直是一個禁區,過度飲酒更是不可。而茶不含糖,具有多種保健功效,如綠茶富含防止機體老化的穀氨酸,可利尿、提神、健腦。所以在無糖飲料中,茶或許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飲品。只要感情有,茶水也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