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先祝各位牛年大吉!骨科的毛病,只要不是骨折,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身邊總會有人和你說:沒事,養一養就好了。
但髕骨半脫位養不好,首先,我們簡短的探討一下什麼叫髕骨半脫位,以及它是怎麼發生的。髕骨半脫位是老百姓的叫法,醫學上把髕骨脫位和半脫位分為複發性髕骨脫位,習慣性髕骨脫位,固定性(先天性)髕骨脫位,這是一個時間上的區分。
複發性髕骨脫位是輕微外傷誘發的一過性脫位,通常可以自行復位,膝關節在脫位後發生疼痛和腫脹。在不發生扭轉和外力的時候,髕骨在屈膝過30°時都能夠進入股骨滑車中,在屈膝到90°完全進入滑車,達到絕對穩定的狀態,只是在伸膝和0-30°的活動範圍內髕骨處於向外半脫位的狀態,這個過程中髕骨是不穩定的。這是臨床最常見的髕骨脫位型別,其主要原因是內側髕股韌帶損傷和滑車發育不良,下肢扭轉/外翻畸形導致髕股關節對位不良,高位髕骨等。
而習慣性髕骨脫位則每次屈膝均發生髕骨脫位,完全伸膝時復位。患兒基本上只要蹲下去就很難靠膝關節用力站起,起身的時候必須要用手撐地站起,這是因為股四頭肌-髕骨-髕腱組成的伸膝裝置發育短縮,再加上滑車發育不良,低位髕骨等因素,導致每次屈膝短縮的股四頭肌都像弓弦一樣帶著髕骨脫位到膝關節外側,起身時脫位的伸膝裝置也沒辦法發揮伸膝作用,這是比複發性髕骨脫位更為嚴重的情況,也較為罕見。
固定性髕骨脫位則是更為嚴重的情況,出生時即出現髕骨脫位,並且髕骨在任何時候都無法復位,並伴有唐氏綜合徵等先天性全身發育異常。因此,“髕骨半脫位”所指的其實就是複發性髕骨脫位,當然這也是髕骨脫位最為常見的型別。另外髕骨脫位存在向各個方向的脫位,但以外側脫位最為常見,其餘均十分少見,因此本文中髕骨脫位均指向外脫位。
髕骨脫位好發於青少年,在人群中發生率大概是7-49/10萬,女性略多於男性。10-20歲的青少年是高發人群,發生率為31/10萬,20-30歲人群則降至11/10萬,30-59歲發生率最低,為1.5-2/10萬。影響髕骨脫位的因素很多,大多數都和發育不良有關,如下肢外翻或扭轉畸形;脛骨結節外旋,高位髕骨,外側支援帶緊縮,滑車發育不良等;而外傷因素主要導致內側穩定結構內側髕骨韌帶或股
內斜肌薄弱或損傷。
1.髕骨周圍軟組織對維持髕股關節穩定性有重要作用,其中尤以內側髕股韌帶(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和股內斜肌(vastus medialis oblique,VMO)為要。
圖2:髕骨脫位後MPFL和VMO撕裂
關於髕骨脫位的其他影響因素,我會在後面的文章中再為大家闡述,再次祝大家春節快樂,氣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