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骨頭湯是補的好東西,都說缺鈣了喝骨頭湯補一補。
但是,骨頭湯確實不補鈣!
骨頭湯裡面鈣的含量非常低,幾乎不含鈣。即便加醋,鈣也溶解不出來。
為什麼很多人會以為骨頭湯補鈣呢?
這可能是一種慣性思維,“吃哪裡補哪裡”,當有人骨折,就做骨頭湯喝,於是就形成了骨頭湯補鈣的印象。
和骨頭湯不一樣,魚蝦貝類屬於鈣、磷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有一點補鈣的作用。
另外,還有芝麻醬、奶製品,豆製品、深綠色新鮮蔬菜中等都含有鈣。
◆◆
補鈣不當,小心補出新問題!
◆◆
補鈣如果補的不適當,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最新研究發現,不規範的鈣補充,不能降低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相反,攝入高鈣後,還會讓髖部骨折的危險性上升50%。
·增加腎臟結石病風險
鈣不易被人體吸收,過量同時攝入草酸類物質(如菠菜),就可能形成草酸鈣結石,引起損傷。
·增加心臟損傷風險
過量補鈣可導致血液中鈣含量的增加,高鈣血癥會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加速心臟病的形成。
單純補鈣:其實不安全
證據顯示,對於老年人補鈣,有或沒有維生素D,均不能降低骨折風險。
額外的吃鈣片其實不安全,很多研究表明,吃鈣片只能改善短期骨質疏鬆,但沒有長期作用,單純補鈣甚至還會增加髖骨骨折的風險。
補充鈣劑還面臨這些風險:便祕、心血管風險(心肌鈣化,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會提高30%)、腎結石和急性胃腸道症狀等。
所以,不能單純補鈣,而且單純補鈣也補不進去。
因為破壞骨細胞(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細胞)的活性增強以後,血液中鈣的含量高,人體腸道吸收營養素,是根據體內血液的濃度來判斷,如果血液處於低鈣的環境,它的吸收率會提高,反而這時破骨細胞的活性增強,大量溶骨,血液中處於高鈣環境,就補不進去。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補鈣方式呢?
第一, 從嬰幼兒、少年時期就要保證鈣的攝入量,也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終生不斷奶”。
第二, 在生命的全過程中,保證含鈣豐富食物的攝入,低鹽、適量蛋白的均衡飲食。
這和以前的觀點不一樣,以前人們認為多吃肉能補鈣,但這是錯誤的。
因為大量蛋白質的攝入會導致鈣的流失,吃肉吃多也會出現骨質疏鬆,在肉類攝入多的地區,反而骨質疏鬆的發病會增高;在吃得偏素的地方,反而骨頭更硬一些。
第三在太陽下、運動中補鈣:在太陽下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運動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還可以促進骨密度。現在最新的觀點是,保證骨骼肌的量。骨骼肌的量能保證鈣的吸收,如果患有肌少症、肌肉萎縮都會導致骨密度降低,出現鈣的丟失。而運動如跑步、步行等都有利於增加腰椎骨密度。
哪些人更需要補鈣?
在人的一生中,都應該保證含鈣豐富食物的攝入。
以下處於特殊時期的幾類人,更需要補鈣:
·嬰幼兒:處於生長髮育的高峰期,提倡母乳餵養,如果沒有母乳就用配方奶,都能保證鈣的吸收。但是沒有必要單獨吃鈣劑,現在好多年輕父母買鈣片給孩子吃,這是錯誤的。
·孕產婦:孕前和哺乳期的消耗與需求大,要保證鈣的攝入。
·更年期前後:鈣的丟失與激素水平相關。國外很多文獻報道,在更年期前後,每天吃一杯豆漿,可以有效改善骨密度和更年期症狀。這主要是因為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有類雌激素的作用。但是,不主張攝入鈣劑,還是要通過食物、運動、Sunny來補鈣。
哪些食物能補鈣,多吃點
牛奶、小魚、小蝦、豆漿、豆製品、芝麻醬、新鮮蔬菜都是含鈣豐富的食物。
當然,含鈣最豐富、最容易吸收的是牛奶。100毫升牛奶含120毫克的鈣。每天喝300毫升以上牛奶,就可以滿足人體所需800毫克的鈣含量。
如果每天飲食中奶類充足(300毫升以上),深綠色蔬菜豐富(500克以上),配合其他食物,其實可以吃夠800毫克鈣,那無需額外再補鈣。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少喝碳酸飲料,時間長了會增加鈣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