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腹痛是臨床極為常見的一類病證。由於致痛原因及病變髒腑不同,疼痛的出現部位和性質差異很大。故治療時既不能以一藥一方而概之,又不能濫用止痛藥。臨症若以部位為綱,區別使用止痛藥,既可避免藥物的濫用,且能提高治療效果。以下試分而論之。

一、脅痛

脅腹位於上腹部兩側,為足厥陰、足少陽兩經所過。故脅痛多與肝膽疾患有關,選用止痛之品則以歸肝膽二經者為宜。

香附: 功能行氣止痛。偏走肝經,性質平和,尤善行肝氣而止痛。李時珍譽之為“氣病之總司”。故為治療氣滯脅痛的常用之品。

川楝子: 功能行氣止痛。性寒走肝,兼能清熱。長於清熱行氣而止痛。故凡氣滯脅痛,兼有熱象者,用之為宜。

青皮: 功能疏肝破氣。性烈而力猛,破結氣,止脅痛作用甚強。《珍珠囊》謂之能破“肝經積氣。”遇氣滯脅痛之重症,宜選用之。

延胡索: 功能行氣活血,且止痛作用尤為突出。尤善行肝經脅滯而止痛。《本草綱目》言其“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治氣滯血瘀之脅痛尤為常用。

鬱金: 功能行氣活血止痛。其性寒涼,既能止痛,又能清熱。若治氣滯血瘀之脅痛而兼見熱證者用之為宜。

白芍: 功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性柔而緩,長於柔肝止痛。《本草正義》曰:“養肝陰而柔和剛木桀驁之威,……芍藥所以能治……胸脅脹痛者,……即是此法。”故肝陰不足之脅腹作痛常選該品以治之。

二、胃脘痛

胃脘位於上腹中部,臍下至心窩處。為脾胃所居。故胃脘痛多與脾胃之疾有關。選用止痛之品則應以歸脾胃二經者為宜。

木香: 功能調中宣滯,行氣止痛。偏走中焦脾胃,尤善行脾胃之氣而止痛。《本草正義》謂之“以氣用事,故專治氣滯諸痛。”故治氣滯胃脘作痛,本品尤為常用。

枳實: 功能破氣消積。性猛力強,直走中焦。尤善破積氣,止胃痛。《別錄》謂之主“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凡氣滯食積之胃脘痛重症,用之為宜。

五靈脂: 功能活血散瘀止痛。且善治心腹疼痛。李時珍謂之能治“男女一切心腹、脅肋、少腹諸痛。”凡治瘀血內阻之胃脘痛,本品視為首選。

三七: 功能活血止痛。外傷科尤為常用,殊不知內服止痛之效甚佳。若治血瘀胃痛,單用即效。

乾薑: 功能散寒止痛。性大熱而祛中寒力強。為治中焦寒痛之要藥。故無論寒邪傷中或中焦陽虛之胃脘疼痛,本品皆為首選。

高良薑: 功能溫中止痛。善祛中寒而止痛。《本草匯言》謂為“溫脾胃之藥”。因寒邪直中所致之胃脘痛,用之為宜。

艾葉: 功能散寒止痛。無論外灸內服皆能治療胃寒疼痛,故臨症亦可選用。

三、少腹痛、小腹痛

少腹位於下腹兩側,為足厥陰經所過。

小腹位於臍下正中,為任脈所過。

因二者同居下腹,疼痛多與肝、腎等髒病變有關,故選藥治療差別不大。

附子: 功能散寒止痛,益火助陽。性大熱而走下焦,為散陰寒止痛之要藥。故凡因寒所致之少腹、小腹疼痛,無論虛實皆可用之。

吳茱萸: 功能散寒行氣止痛。性熱走肝,尤善溫解肝經寒滯而止痛。《本草便讀》謂之能“治肝氣鬱滯,寒濁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故凡寒滯肝脈之少腹疼痛,用之為宜。

烏藥: 功能溫腎散寒,行氣止痛。善走下焦,理寒滯而止痛。無論少腹、小腹,凡因寒凝氣滯致痛者,皆可用之。 荔枝核: 功能散寒止痛。偏走肝經,長於溫散肝經寒滯而止痛。《本草綱目》謂之能治“癲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故因寒凝氣滯引起的少腹疼痛,常選用本品。

桔核: 功能行氣止痛。獨歸肝經,為治少腹作痛的常用藥物。凡因氣滯而致少腹作痛,用之尤宜。 上述按腹痛部位所論藥物,可供臨症者參考。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成人年尿頻常用的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