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眩暈是由於情志、飲食內傷、體虛久病、失血勞倦及外傷、手術等病因,引起風、火、痰、瘀上擾清空或精虧血少,清竅失養為基本病機,以頭暈、眼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其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症狀。
眩暈為臨床常見病證,多見於中老年人,亦可發於青年人。本病可反覆發作,妨礙正常工作及生活,嚴重者可發展為中風、厥證或脫證而危及生命。臨床上用中醫中藥防治眩暈,對控制眩暈的發生、發展具有較好療效。
眩暈病證,歷代醫籍記載頗多。《內經》對其涉及臟腑、病性歸屬方面均有記述,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認為:“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指出眩暈與肝關係密切。《靈樞,衛氣》認為“上虛則眩”,《靈樞·口問》說:“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靈樞·海論》認為“腦為髓海”,而“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認為眩暈一病以虛為主。漢代張仲景認為痰飲是眩暈發病的原因之一,為後世“無痰不作眩”的論述提供了理論基礎,並且用澤瀉湯及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眩暈。宋代以後,進一步豐富了對眩暈的認識。嚴用和《重訂嚴氏濟生方·眩暈門》中指出:“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起則眩倒是也,由此觀之,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皆能導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內傷致眩說,補前人之未備,但外感風、寒、暑、溼致眩暈,實為外感病的一個症狀,而非主要證候。元代朱丹溪倡導痰火致眩學說,《丹溪心法·頭眩》說:“頭眩,痰挾氣虛併火,治痰為主,挾補氣藥及降火藥。無痰不作眩,痰因火動,又有溼痰者,有火痰者。”明代張景嶽在《內經》“上虛則眩”的理論基礎上,對下虛致眩作了詳盡論述,他在《景嶽全書·眩暈》中說:“頭眩雖屬上虛,然不能無涉於下。蓋上虛者,陽中之陽虛也;下虛者,陰中之陽虛也。陽中之陽虛者,宜治其氣,如四君子湯、……歸脾湯、補中益氣湯,……。陰中之陽虛者,宜補其精,如……左歸飲、右歸飲、四物湯之類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虛者,猶當以兼補氣血為最,如大補元煎、十全大補湯諸補陰補陽等劑,俱當酌宜用之。”張氏從陰陽互根及人體是一有機整體的觀點,認識與治療眩暈,實是難能可貴,並認為眩暈的病因病機“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詳細論述了勞倦過度、飢飽失宜、嘔吐傷上、洩瀉傷下、大汗亡陽、晌目驚心、焦思不釋、被毆被辱氣奪等皆傷陽中之陽,吐血、衄血、便血、縱慾、崩淋等皆傷陰中之陽而致眩暈。秦景明在《症因脈治,眩暈總論》中認為陽氣虛是本病發病的主要病理環節。徐春甫《古今醫統·眩暈宜審三虛》認為:“肥人眩運,氣虛有痰;瘦人眩運,血虛有火;傷寒吐下後,必是陽虛。”龔廷賢《壽世保元·眩暈》集前賢之大成,對眩暈的病因、脈象都有詳細論述,並分證論治眩暈,如半夏白朮湯證(痰涎致眩)、補中益氣湯證(勞役致眩)、清離滋飲湯證(虛火致眩)、十全大補湯證(氣血兩虛致眩)等,至今仍值得臨床借鑑。至清代對本病的認識更加全面,直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本節主要討論由內傷引起的眩暈,外感眩暈不在本節討論範圍。西醫學中的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貧血、美尼爾氏綜合徵、腦動脈硬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神經衰弱等病,臨床表現以眩暈為主要症狀者,可參照本節辨證論。
【病因病機】
1.情志內傷素體陽盛,加之惱怒過度,肝陽上亢,陽升風動,發為眩暈;或因長期憂鬱惱怒,氣鬱化火,使肝陰暗耗,肝陽上亢,陽升風動,上擾清空,發為眩暈。
2,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胃虛弱,氣血生化無源,清竅失養而作眩暈;或嗜酒肥甘,飢飽勞倦,傷於脾胃,健運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溼生痰,痰溼中阻,濁陰不降,引起眩暈。
3.外傷、手術頭部外傷或手術後,氣滯血瘀,痺阻清竅,發為眩暈。
4.體虛、久病、失血、勞倦過度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腎精不充,或者年老腎虧,或久病傷腎,或房勞過度,導致腎精虧虛,不能生髓,而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虛,而發生眩暈。或腎陰素虧,肝失所養,以致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肝陽上亢,發為眩暈。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後,虛而不復,或勞倦過度,氣血衰少,氣血兩虛,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皆能發生眩暈。
本病病位在清竅,由氣血虧虛、腎精不足致腦髓空虛,清竅失養,或肝陽上亢、痰火上逆、瘀血阻竅而擾動清竅發生眩暈,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眩暈的病性以虛者居多,故張景嶽謂“虛者居其八九”,如肝腎陰虛、肝風內動,氣血虧虛、清竅失養,腎精虧虛、腦髓失充。眩暈實證多由痰濁阻遏,升降失常,痰火氣逆,上犯清竅,瘀血停著,痺阻清竅而成。眩暈的發病過程中,各種病因病機,可以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形成虛實夾雜;或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肝風、痰火上擾清竅,進一步發展可上蒙清竅,阻滯經絡,而形成中風;或突發氣機逆亂,清竅暫閉或失養,而引起暈厥。
[真臨床表現]
本病的臨床表現特徵是頭暈與目眩,輕者僅眼花,頭重腳輕,或搖晃浮沉感,閉目即止;重則如坐車船,視物旋轉,甚則欲僕。或兼目澀耳鳴,少寐健忘,腰膝痠軟;或噁心嘔吐,面色蒼白,汗出肢冷等。發作間歇期長短不一,可為數月發作一次,亦有一月數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誘因,但也可突然起病,並可逐漸加重。眩暈若兼頭脹而痛,心煩易怒,肢麻震顫者。應警惕發生中風。正如清代李用粹《證治匯外·卷一·中風》所說:“平人手指麻木,不時眩暈,乃中風先兆,須預防之。”
【診斷】
1.頭暈目眩,視物旋轉,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
2.可伴有噁心嘔吐,眼球震顫,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覆發作,逐漸加重。也可見急性起病者。
4.查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測血壓、作心電圖、頸椎X線攝片、頭部CT、MRI等項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
5.應注意排除顱內腫瘤、血液病等。
【鑑別診斷】
1,中風病中風病以卒然昏僕,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語;或不經昏僕,僅以歪斜不遂為特徵。中風昏僕與眩暈之仆倒相似,且眩暈可為中風病先兆,但眩暈患者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及舌強語謇等表現。
2.厥證厥證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為特點,發作後一般在短時間內逐漸甦醒,醒後無偏癱、失語、口舌歪斜等後遺症。嚴重者也可一厥不醒而死亡。眩暈發作嚴重者也可有眩暈欲倒的表現,但一般無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現。
3.癇病癇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豬羊叫聲,移時甦醒,醒後一如常人為特點。癇病昏僕與眩暈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發前多有眩暈、乏力、胸悶等先兆,發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暈時作等症狀表現,故應與眩暈鑑別,其鑑別要點為癇病昏僕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兩目上視,抽搐,豬羊叫聲等症狀。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臟腑眩暈病位雖在清竅,但與肝、脾、腎三髒功能失常關係密切。肝陰不足,肝鬱化火,均可導致肝陽上亢,其眩暈兼見頭脹痛,面潮紅等症狀。脾虛氣血生化乏源,眩暈兼有納呆,乏力,面色觥白等;脾失健運,痰溼中阻,眩暈兼見納呆,嘔惡,頭重,耳鳴等;腎精不足之眩暈,多兼腰痠腿軟,耳鳴如蟬等。,
2.辨虛實眩暈以虛證居多,挾痰挾火亦兼有之;一般新病多實,久病多虛,體壯者多實,體弱者多虛,嘔惡、面赤、頭脹痛者多實,體倦乏力、耳鳴如蟬者多虛;發作期多實,緩解期多虛。病久常虛中夾實,虛實夾雜。
3.辨體質面白而肥多為氣虛多痰,面黑而瘦多為血虛有火。
4.辨標本眩暈以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為本,風、火、痰、瘀為標。其中陰虛多見咽乾口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氣血不足則見神疲倦怠,面色不華,爪甲不榮,納差食少,舌淡嫩,脈細弱。標實又有風性主動,火性上炎,痰性粘滯,瘀性留著之不同,要注意辨別。
治療原則
眩暈的治療原則主要是補虛而瀉實,調整陰陽。虛證以腎精虧虛、氣血衰少居多,精虛者填精生髓,滋補肝腎;氣血虛者宜益氣養血,調補脾腎。實證則以潛陽、瀉火、化痰、逐瘀為主要治法。
分證論治
·肝陽上亢
症狀: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遇勞、惱怒加重,肢麻震顫,失眠多夢,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
治法:平肝潛陽,滋養肝腎。
方藥;天麻鉤藤飲。
方中天麻、鉤藤、石決明乎肝熄風;黃芩、梔子清肝瀉火;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茯神、夜交藤養血安神定志。全方共奏平肝潛陽,滋補肝腎之功。若見陰虛較盛,舌紅少苔,脈弦細數較為明顯者,可選生地、麥冬、玄蔘、何首烏、生白芍等滋補肝腎之陰。若肝陽化火,肝火亢盛,表現為眩暈、頭痛較甚,耳鳴、耳聾暴作,目赤,口苦,舌紅苔黃燥,脈弦數,可選用龍膽草、丹皮、菊花、夏枯草等清肝瀉火。便祕者可選加大黃、芒硝或當歸龍薈丸以通腑洩熱。眩暈劇烈,嘔惡,手足麻木或肌肉困動者,有肝陽化風之勢,尤其對中年以上者要注意是否有引發中風病的可能,應及時治療,可加珍珠母、生龍骨、生牡蠣等鎮肝熄風,必要時可加羚羊角以增強清熱熄風之力。
·肝火上炎
症狀:頭暈且痛,其勢較劇,目赤口苦,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寐少多夢,小便黃,大
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瀉火,清利溼熱。
方藥:龍膽瀉肝湯。
方用龍膽草、梔子、黃芩清肝瀉火;柴胡、甘草疏肝清熱調中;木通、澤瀉、車前子清利溼熱;生地、當歸滋陰養血。全方清肝瀉火利溼,清中有養,瀉中有補。若肝火擾動心神,失眠、煩躁者,加磁石、龍齒、珍珠母、琥珀,清肝熱且安神。肝火化風,肝風內動,肢體麻木、顫震,欲發中風病者,加全蠍、蜈蚣、地龍、殭蠶,平肝熄風,清熱止痙。
·痰濁上蒙
症狀:眩暈,頭重如蒙,視物旋轉,胸悶作惡,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燥溼祛痰,健脾和胃。
方藥:半夏白朮天麻湯。
方中二陳湯理氣調中,燥溼祛痰;配白朮補脾除溼,天麻養肝熄風;甘草、生薑、大棗健脾和胃,調和諸藥。頭暈頭脹,多寐,苔膩者,加藿香、佩蘭、石菖蒲等醒脾化溼開竅;嘔吐頻繁,加代赭石、竹茹和胃降逆止嘔;脘悶、納呆、腹脹者,加厚朴、白蔻仁、砂仁等理氣化溼健脾;耳鳴、重聽者,加蔥白、鬱金、石菖蒲等通陽開竅。
痰濁鬱而化熱,痰火上犯清竅,表現為眩暈,頭目脹痛,心煩口苦,渴不欲飲,苔黃膩,脈弦滑,用黃連溫膽湯清化痰熱。若素體陽虛,痰從寒化,痰飲內停,上犯清竅者,用苓桂術甘湯合澤瀉湯溫化痰飲。
·瘀血阻竅
症狀:眩暈頭痛,兼見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鳴耳聾,面脣紫暗,舌瘀點或瘀斑,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竅活絡。
方藥:通竅活血湯。
方中用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通絡;麝香芳香走竄,開竅散結止痛,老蔥散結通陽,二者共呈開竅通陽之功;黃酒辛竄,以助血行;大棗甘溫益氣,緩和藥性,配合活血化瘀、通陽散結開竅之品,以防耗傷氣血。全方共呈活血化瘀、通竅活絡之功。若見神疲乏力,少氣自汗等氣虛證者,重用黃芪,以補氣固表,益氣行血;若兼有畏寒肢冷,感寒加重者,加附子、桂枝溫經活血;若天氣變化加重,或當風而發,可重用川芎,加防風、白芷、荊芥穗、天麻等理氣祛風之晶。
·氣血虧虛
症狀:頭暈目眩,動則加劇,遇勞則發,面色觥白,爪甲不榮,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納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養氣血,健運脾胃。
方藥:歸脾湯。
方中黃芪、人蔘、白朮、當歸健脾益氣生血;龍眼肉、茯神、遠志、酸棗仁養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使其補而不滯;甘草調和諸藥。全方有補養氣血,健運脾胃,養心安神之功效。若氣虛衛陽不固,自汗時出,易於感冒,重用黃芪,加防風、浮小麥益氣固表斂汗;脾虛溼盛,洩瀉或便溏者,加薏苡仁、澤瀉、炒扁豆,當歸炒用健脾利水;氣損及陽,兼見畏寒肢冷,腹中冷痛等陽虛症狀,加桂枝、乾薑溫中散寒;血虛較甚,面色觥白無華,加熟地、阿膠、紫河車粉·(沖服)等養血補血,並重用參芪以補氣生血。
若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表現時時眩暈,氣短乏力,納差神疲,便溏下墜,脈象無力者,用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升清降濁。
·肝腎陰虛
症狀:眩暈久發不已,視力減退,兩目幹色恩澀,少寐健忘,心煩口乾,耳鳴,神疲乏力,腰痠膝軟,遺精,舌紅苔薄,脈弦細。
治法:滋養肝腎,養陰填精。
方藥:左歸丸。
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藥滋陰補腎;枸杞子、菟絲子補益肝腎,鹿角霜助腎氣,三者生精補髓,牛膝強腎益精,引藥人腎;龜板膠滋陰降火,補腎壯骨。全方共呈滋補肝腎,養陰填精之功效。若陰虛生內熱,表現咽乾口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脈弦細數者,可加炙鱉甲、知母、青蒿等滋陰清熱;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健忘者,加阿膠、雞子黃、酸棗仁、柏子仁等交通心腎,養心安神;若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者,可加清肝、平肝、鎮肝之晶,如龍膽草、柴胡、天麻等。
【轉歸預後】
本病以肝腎陰虛、氣血虧虛的虛證多見,由於陰虛無以制陽,或氣虛則生痰釀溼等,可因虛致實,而轉為本虛標實之證;另一方面,肝陽、肝火、痰濁、瘀血等實證日久,也可傷陰耗氣,而轉為虛實夾雜之證。中年以上眩暈由肝陽上擾、肝火上炎、瘀血阻竅眩暈者,由於腎氣漸衰,若肝腎之陰漸虧,而陽亢之勢日甚,陰虧陽亢,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上蒙清竅,橫竄經絡,可形成中風病,輕則致殘,重則致命。
眩暈病情輕者,治療護理得當,預後多屬良好;病重經久不愈,發作頻繁,持續時間較長,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者,則難以根治。·
【預防與調攝】
保持心情開朗愉悅,飲食有節,注意養生保護陰精,有助於預防本病。
患者的病室應保持安靜、舒適,避免噪聲,光線柔和。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愉快,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菸酒、油膩、辛辣之品,少食海腥發物,虛證眩暈者可配合食療,加強營養。眩暈發作時應臥床休息,閉目養神,少作或不作旋轉、彎腰等動作,以免誘發或加重病情。重症病人要密切注意血壓、呼吸、神志、脈搏等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結語】
本病病因多由情志、飲食所傷,以及失血、外傷、勞倦過度所致。其病位在清竅,由腦髓空虛、清竅失養及痰火、瘀血上犯清竅所致,與肝、脾、腎三髒功能失調有關,其發病以虛證居多。臨床上實證多見於眩暈發作期,以肝陽上亢、肝火上炎、痰濁上蒙、瘀血阻竅四型多見,分別以天麻鉤藤湯平肝潛陽,滋養肝腎;以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清利溼熱;以半夏白朮天麻湯燥溼祛痰,健脾和胃;以通竅活血湯活血化瘀,通竅活絡。虛證多見於緩解期,以氣血虧虛、肝腎陰虛兩型多見,分別以歸脾湯補養氣血,健運脾胃;以左歸丸滋養肝腎,養陰填精。由於眩暈在病理表現為虛證與實證的相互轉化,或虛實夾雜,故一般急者多偏實,可選用熄風潛陽、清火化痰、活血化瘀等法以治其標為主;緩者多偏虛,當用補養氣血、益腎、養肝、健脾等法以治其本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