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運動和靜養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生命在於運動"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說明運動能鍛鍊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但並不表明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止”。認為軀體和思想的高度靜

止,是養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說明了以靜養生的思想更符合人體生命的內在規律。以動靜來劃分中國古代養生學派,老莊學派強調靜以養生,重在養神;以《呂氏春秋》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動以養生,重在養形。他們從各自不同的側面,對古代養生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在養生方法上雖然各有側重,但本質上都提倡動靜結合,形神共養。只有做到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才能“形與神俱”達到養生的目的。

(一)靜以養神

中國曆代養生家十分重視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認為神氣清靜,可致健康長壽。由於"神"有易動難靜的特點,“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常處於易動難靜的狀態,故情靜養神就顯得特別重要。老子認為"靜為躁君”,主張“致虛極,寧靜篤”。即要儘量排除雜念,以達

到心境寧靜狀態。《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攝生防病的思想。後世的很多養生家對“去欲"以養心神的認識,無論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發展。三國的嵇康,唐代的孫思邈,明代萬全等都有精闢的論述。清代的曹庭棟在總結前人靜養思想的基礎上,賦

於"靜神"新的內容。他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稿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曹氏對“靜神”的解釋使清靜養神思想前進了一大步。“靜神"實指精神專一,屏除雜念及神用不過。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對強神健腦會大有益處。但心動太過,精血俱耗,神氣失養而不內守,則可引起臟腑和機體病變。靜神養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慾、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就以練靜功而言,其健身機制卻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制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帶練靜功有益於精神內守,而靜神又是氣功鍛鍊的前提和基礎。

(二)動以養形

形體的動靜狀態與精氣神的生理功能狀態有著密切關係,靜而乏動則易導致精氣鬱滯、氣血凝結,久即損壽。所以,《呂氏春秋·達鬱》說:“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壽世保元》說:“養生之道,不欲食後便臥及終日穩坐,皆能凝結氣血,久則損壽"。運動可促進精氣流通,氣血暢達,增強抗禦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張子和強調"惟以血氣流通為貴"( 《儒門事親》)。適當運動不僅能鍛鍊肌肉、四肢等形體組織,還可增強脾胃的健運功能,促進食物消化輸布。華倫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氣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長壽。動形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勞動、舞蹈、散步、導引、按踏等,以動形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通利九竅、防病健身。

(三)動靜適宜

《類經附罵·醫易》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中國古代養生家們一直很重視動靜適宜,主張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動為健,靜為原,動以養形,靜以養氣,柔動生精,靜中生氣,氣中生精,是相輔相成的。實踐證明,能將動和靜,勞和逸,緊張和鬆弛。這些既

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處理得當,協調有方,則有利於養生。從《內經》的“不妄作勞”,到孫思邈的“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都強調動靜適度,從湖南馬王堆出土竹簡的導引圖中的導引術,華忙的五禽戲,到後世的各種動功的特點,概括言之就是動中求靜。動淨適宜的原則,還突出了一個審時度勢的辨證思想特點。從體力來說。體力強的人可以適當多動,體力較差的人可以少動,皆不得疲勞過度。從病情來說,病情較重,體質較弱的,可以靜功為主,配合動功,隨著體質的增強,可逐步增加動功。從時間上來看,早晨先靜後動,以便有益於一天的

工作;晚上宜先動後靜,有利於入睡。總之,心神欲靜,形體欲動,只有把形與神、動和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有益於強身防病。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特殊時期,全家人的 "抗炎" 飲食,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