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漢書·酈食其傳》
養生必須首先從飲食做起,食飲有節,順應四時,五味因人,各隨所喜而進之。
如何做到飲食有節呢?適量、有度、定時、按需。吃東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處,飢飽適中。飲食過量,勢必加重胃腸負擔,使食物滯留於腸胃,不能及時消化,從而影響營養的吸收和輸布,脾胃功能也因承受過重而受到損傷。但為了保持身材,食之太少,使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有損於健康。“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臟之葆”。這無飢無飽,就是進食適量和有度的原則。只有這樣,才不致因飢飽而傷及五臟。
此外,飲食要順應四時,中醫學認為,一日之中,機體陰陽有盛衰之變,白天陽旺,活動量大,故食量可稍多;而夜暮陽衰陰盛,即待寢息,以少食為宜。清·馬齊《陸地仙經》中提到:“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
我們強調“按時進食”,也不能完全排斥“按需進食”。像加夜班的人,在第二天早餐時往往不想吃東西;午睡過久的人,常常在晚餐時間不想吃東西。對他們來說,等有了食慾時再吃會更好一點。對於這一點,我國著名養生學家陶弘景早就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按需進食”,是適應生理、心理和環境的變化而採取的一種飲食方式。但它不是絕對地“隨心所欲”,它是與一日三餐、按時吃飯的飲食習慣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
如何做到順應四時呢?由於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病理有很大影響,故人們在不同的季節,應選擇不同的飲食。
春季多風,內應於肝,當防風養陽,飲食上一是要多吃溫補陽氣的食物,如蔥、蒜、韭菜等,少吃寒性食品,如黃瓜、茭白等,二是宜吃甜品食物,如大棗,少吃酸性食品。
夏季炎熱,易挾溼邪,內應於心,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食物為主,多吃蔬菜、粗糧,少吃動物內臟和肥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秋季涼燥,內應於肺,當養陰潤肺,飲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靜心安神的食物為主,如蜂蜜、百合等,秋季肺氣宜收不宜散,故可多食酸味果蔬,儘量少吃蔥、蒜等辛味之品。
冬季寒凝,其氣閉藏,內應於腎,飲食上要辨證進補,畏寒體質補陽,虛火體質滋陰,不可盲目進補。
另外為了維持身體健康,人們必須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來食用。正如《黃帝內經·藏氣法時論》所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此外根據中藥學的理論,我們還應注意食物間的配伍關係。例如百合燉秋梨,可共奏清肺熱、養肺陰之功效。再如薑糖飲,紅糖可增強生薑溫中散寒的功效。更要注意兩種食物合用可能會產生不良作用,如柿子忌茶,白薯忌雞蛋。
如何做到五味因人而異呢?所謂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五味不僅是人類飲食的重要調味品,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中醫認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斂汗、止瀉、澀精等作用,像烏梅、山楂等;苦味有清熱、瀉火、燥溼等作用,像桔皮、苦杏仁等;甘味即甜味,有補益、和緩等作用,如紅糖、蜂蜜等;鹹味有瀉下、軟堅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等;辛味有發散、行氣等作用,如姜、蔥、蒜等。因此,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因人而宜,這樣才有利於健康。
要做到五味調和,一要濃淡適宜;二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三要防止進食時,味過偏亢,偏亢太過,容易傷及五臟,於健康不利。
對於陽盛之人,春夏陽盛宜進食寒涼之品以抑制亢陽,但不可貪涼食冷太過而傷陽,形成“夏月伏陰”之病,如空調病,腹痛洩瀉,可多食蔬菜、瓜果之品;對於陰盛之人,秋冬陰盛,宜進食溫熱之品以抑制盛陰,但不可過食辛熱,使陽熱內盛,形成“冬月伏陽”之病,如口瘡,便秘,可多食牛羊雞犬之肉、龍眼、大棗果品等。
順時因人,慎重地調整飲食五味,使它不要過多過少,這樣就能使人體骨骼堅固正直,筋脈柔和靈便,氣血充足流暢,肌肉豐滿,面板緻密,享受自然所賦予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