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第十二篇“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中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這一治痰飲的總原則。而隨著不斷深入的學習和對中醫的進一步研究,我漸漸悟到了其中深邃的含義。

首先,張仲景所說的痰飲,當指廣義痰飲,即由人體臟腑陽氣衰微,水液運化輸布失常停積於某些部位,以嘔、喘、咳、滿、腫、痛、悸等為主症的疾病。究其病機,當與三焦氣化和肺、脾、腎、肝的功能活動有關。因正常情況下三焦主司全身氣化,為內臟的外腑,執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氣化則水行;若三焦氣化失宣,陽虛水液不運,必致水停為患。肺居上焦,主氣,為水之上源,可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若肺氣失宣,通調失司,津液則失於佈散,聚為痰飲。脾居中焦,主運化水溼,又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既可將津液上輸於肺,又可向四周佈散全身;若溼邪困脾或脾虛不運,均可使水谷精微不歸正化,聚為痰溼。腎為水之下源,主水液氣化;若腎氣不足,蒸化失司,可致水溼氾濫而痰飲內生。肝主疏洩,使氣機調暢,三焦氣治則津行,從而促進了津液的輸布環流。若肝氣鬱滯則津行不暢致痰飲內生。而諸髒之中,脾運失司首當其衝。因脾陽虛則上不能輸精以養肺,水液不歸正化反為痰飲積於肺;下不能助腎以制水,水寒之氣反傷腎陽,由此必致水液內停中焦,波及五臟。故本病總屬陽虛陰盛,輸化失調,因虛致實,水飲停積為患。

而張仲景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我想應有以下幾點:1、溫化水飲,振奮陽氣,當為治本之法則。因脾胃喜溫惡寒,且水飲為陰邪,陽衰則飲聚,得溫則宣化,且飲邪積聚於人體又易傷陽氣,所以投以溫藥,既可振奮陽氣,行水化飲,又可開腠理,通水道,暢氣機,散凝結,從而使陰陽平和,飲消津布。然溫藥又有溫補與溫散之分。若陽微氣衰者,當以溫補治本。如真武湯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證。方中炮附子為君,溫腎助陽,以化氣利水,兼暖脾土,以溫達水溼。偏於表者,當以溫散發汗,如小青龍湯。2、應參以行、消、開、導之法。行者,行其氣也;消者,消其痰也;開者,開其陽也;導者,導飲邪從大小便出也。因水飲多為有形之邪,可隨氣機升降而周布全身,內而臟腑,外而筋骨皮肉,無所不至。飲邪為患,既能阻滯氣機又可流注經絡,痺阻血行。故治之除利用溫性藥物調理臟腑外,還要配合發汗、利小便或逐水藥物來祛除飲邪。如《本義》:“言和之則不專事溫補,即有行消之品。”[1]且 “夫短氣有微飲者,當從小便去之”,標本兼顧,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3、“和”——溫之不要太過,應以調和為原則。一方面,痰飲的形成乃臟腑陽氣衰微,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而溫補之品多屬厚味滋膩,過用則易戀邪;溫散藥物多為辛燥之品,過服則耗散陽氣,損傷津液,加重痰飲為患。另一方面,應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小兒雖生機旺盛,但臟腑嬌嫩,氣機未充,故應忌用峻劑,當重視宣肺散邪,調理脾胃;青壯年正氣旺盛,體質強健可側重於攻邪瀉實;老年階段生機減退,氣血已衰,應扶正補虛。因時制宜——《素問·天元正紀大論》:“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寒遠寒,用涼遠涼。”[2]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域環境特點,來制訂適宜的治法和方藥。

張仲景依據這一總則,分別論述了對痰飲、懸飲、溢飲、支飲之治療,其涉及的方劑雖多,且有小、大、緩、急、奇、偶、復之別,但皆未出“溫藥和之”之例,堪稱後之典範。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春季白癜風疾病預防總結,這幾點面板敏感的人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