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無論大病小病都離不開藥物治療,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的增多,吃的藥物就可能更多了。而中國有句老話:是藥三分毒。意思是說,藥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所謂的“致病”,就是藥物的不良反應導致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有藥物導致腎臟功能的損傷。那麼為什麼藥物容易導致腎損害?而哪些人容易出現藥物導致的腎損害?哪些藥物容易導致腎臟損害?藥物導致的腎損害有哪些表現,有該如何預防及治療?就這些問題,我們下面與大家詳細探討一下。
首先,為什麼藥物容易導致腎損害?眾所周知,腎臟是機體代謝和排洩藥物的重要器官,因此也是藥物導致損傷的主要靶器官。一般來說,大多數藥物都要經肝臟代謝後從腎臟排洩,當肝功能異常時,藥物從腎臟代謝的負擔顯著加大。而還有一部分藥物只在腎臟代謝和排洩,因此,某些藥物在腎臟聚集的濃度遠遠高於血中的藥物濃度,從而發生全身不良反應的機率增加,還有就是藥物在腎臟組織中蓄積、沉澱,導致腎臟組織本身的損傷。從生理學角度上來說,一方面,腎臟血流豐富,其血流量約佔心搏出量的25%,因此這使得藥物容易到達腎臟,同時藥物在腎小球與腎小管和腎臟組織有大面積的接觸,導致了腎臟對藥物性損害的敏感性;此外,腎臟毛細血管也極為豐富,內皮細胞表面積大,增加了藥物在體內形成的抗原-抗體複合物在腎小球上沉積的機會。另一方面,腎小管上皮中的多種物質參與藥物的吸收和代謝,使藥物在腎小管積聚,同時由於尿液在腎小管存在酸鹼度的變化會影響藥物的溶解度,導致藥物結晶阻塞產生損害。另外,藥物濃度在腎髓質間質隨尿液濃縮而增加,且腎髓質血流豐富耗氧高,影響腎髓質血流及供氧的藥物也易導致腎損害。而發生腎臟毒性的主要機制有:(1)藥物對腎小管上皮細胞和腎間質的直接損傷作用,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和急性或慢性間質性腎炎;(2)藥物在腎臟沉積堵塞腎小管、導致腎內梗阻;(3)藥物發生的免疫反應、過敏反應導致腎臟損傷,可引起腎小球疾病和急性間質性腎炎;(4)藥物對腎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引起腎前性急性腎衰竭;(5)藥物的間接作用損傷腎臟。
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藥物導致的腎損害呢?如果不是,那哪些人容易發生藥物導致的腎損害?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藥物導致的腎損害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與用藥的時間、劑量、患者的生理狀態、存在的基礎疾病等許多因素相關。最常出現藥物性腎損害的是既往存在腎臟疾病或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尤其不能忽視潛在的腎功能不全患者,如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因腎臟功能生理性減退、腎臟儲備功能下降,常合併多系統疾病服用多種藥物,特別容易出現藥物性腎損害,同時由於老年患者各種感覺神經功能減退,使其對藥物性腎損害的表現不敏感,無法及時發現,更易導致嚴重的後果。另外因複雜或慢性疾病聯用多種藥物、血流灌注不足腎血流量下降者都是易出現藥物性腎損害的人群。
那哪些藥物又容易導致腎臟損害呢?事實上,導致腎臟損害的藥物多種多樣,包括中藥、西藥及其各種製劑,給藥途徑也涵蓋內服、外用和注射等多種給藥方法,隨著新藥的不斷上市,導致腎臟損害的藥品還在不斷增加。目前中國導致腎損害最常見的藥物包含抗生素、造影劑、解熱鎮痛藥、利尿和脫水藥、中藥和中成藥等。某些情況下,兩種以上藥物聯合使用可能會增加藥物的腎臟毒性。由於西藥化學成分明確,臨床前研究較為深入,對於可能出現的腎臟毒效能提高警惕加強防範,而中藥的腎毒性影響往往被公眾忽視。中國存在悠久的中醫中藥傳統,但對於許多中藥的毒副作用認識卻不十分充分,而中國中藥的使用存在著使用人群數量大、使用不規範、藥品品質參差不齊等多種問題,同時因中藥無毒副作用的觀念根深蒂固,導致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隨意性大、疏於監測發現不及時等問題,使中國中藥導致的腎損害問題不容忽視。中國1988年頒佈的 《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中已明確規定的毒性中藥品種共28種,包括:砒石、砒霜、水銀、生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紅娘蟲、青娘蟲、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鬧陽花、雪上一枝蒿、紅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紅粉、輕粉、雄黃。導致腎小管間質毒性的有蒼耳子、鴉膽子、白果、蓖麻子、馬錢子、雷公藤、斑蝥、魚膽、鉛粉、商路、雄黃、輕粉、硃砂、木通、澤瀉、山慈菇、川楝子、漢防己、昆明山海棠等。商路、臭梧桐、瓜蒂、山慈菇等大劑量使用可由於劇烈嘔吐和腹瀉導致血容量降低、腎缺血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厚朴、漢防己、馬兜鈴等可致間質性腎炎。導致腎小球毒性的有雄黃、斑蝥、雷公藤、桂皮、防己、鬆節、蒼耳子、蓖麻子、牽牛子等。
藥物導致的腎損害有哪些表現?不同藥物導致的腎損害臨床表現各異,但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的腎損害通常在單次或用藥數日後出現,其中大部分表現為腎實質性的損傷,出現血尿、蛋白尿等,少數患者可出現急性腎衰竭。慢性腎損害常在長期持續服藥或反覆間斷用藥後緩慢出現,可表現為逐漸出現的多尿或夜尿增多、電解質紊亂、腎性貧血等,並逐漸進展至慢性腎衰竭。不同藥物導致的腎臟損害可能表現為相同的病理型別,而同種藥物也可導致多種不同的腎損害病理表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老年患者,在早期時大多無不適主訴,只在密切監測尿常規時發現有一過性尿檢異常,如蛋白尿和/ 或血尿,或尿中腎小管上皮細胞、小圓形細胞增多,如果及時停藥,異常的尿液化驗可在數日恢復正常。如果繼續應用該藥,可逐漸出現血清肌酐、尿素升高,血尿酸降低,腎小管性蛋白尿增多,尿酶排洩增多,嚴重者將導致急性腎損傷、急性腎衰竭。有些患者可以出現少尿,甚至無尿,可伴有噁心、食慾不振等不適。還有一些藥物不引起少尿或無尿,稱為非少尿性腎損傷。此種狀況如果不密切監測尿常規和腎功能的變化,不容易早期發現藥物相關性腎損傷,如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或中成藥,早期僅可能出現夜尿增多,無水腫、無不適,尿蛋白微量,很容易被忽視。當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噁心、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或表現為乏力,輕度貧血,體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等,這時候往往肌酐已經顯著升高了,腎臟病變已經到了較為嚴重的階段。近幾年的臨床研究發現,檢測尿中的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腎損傷分子-1、白介素-18 等生物標誌物可以更早期發現腎損傷和腎小管壞死。
一旦出現藥物導致的腎損害,應該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措施包括: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並積極治療併發症、對症支援治療病情危重者可及時透析、因過敏導致且停藥一週不緩解的可酌情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避免使用可能導致過敏或腎毒性的藥物。藥物導致的腎損害治療效果受患者年齡及生理情況、腎損害的嚴重程度、發現出現腎損害的時間長短、是否停用相關藥物等多種因素影響,一般年輕無基礎疾病、腎損害程度輕、發現及時且及時判斷出並停用相關藥物、及時就診的患者預後相對較好。由於藥物導致的腎臟損害治療手段有限,多為停藥後的對症支援治療,因此預防更勝過治療。
那麼,如何進行合理用藥來預防藥物導致腎臟損害的發生呢?比如,對於抗生素的使用,首先是否有明確的用藥的指徵,並且根據常見的致病菌或微生物檢查的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時需要注意:(1)避免長時間用藥,如氨基甙類抗生素連續應用不應超過10天;(2)避免與腎毒性有協同作用的藥物合用;(3)避免與強效利尿劑合用,防止迴圈血容量不足,加重抗生素的腎毒性作用;(4)注意監護腎功能變化,定時檢查尿常規、血清肌酐水平,早期發現藥物性腎損害。
而對於原本就有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在選用抗生素需要:(1)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病原菌種類及藥敏實驗結果等選用無腎毒性或腎毒性低的抗菌藥物;(2)根據患者腎功能減退程度以及抗生素在人體內代謝排洩的途徑、藥物的蛋白結合率、藥物的能否被透析清除等特性調整給藥劑量及方法。
隨著醫學檢查技術的不斷髮展,造影劑的種類及用量都在不斷增加,造影劑一度成為醫院內藥物相關性腎損害的首位因素。預防手段包括造影前停用腎毒性藥物,包括氨基糖苷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利尿劑、二甲雙胍等;造影前充分水化;造影前對危險因素進行評分,高風險人群避免使用高滲離子型造影劑;降低造影劑用量;避免72小時內重複使用造影劑,兩次造影間隔最好在兩週以上。
總而言之,提高對各種藥物導致的腎臟損害的認識,正確合理用藥,對積極預防和早期發現藥物導致的腎臟損害至關重要。對於老年人、伴有基礎疾病、原本存在腎功能不全等患者,用藥前應評估其腎功能情況,根據腎小球濾過率水平調整用藥劑量,並且應避免聯合應用多種腎毒性藥物,避免濫用抗生素,才能切實降低藥物導致腎臟損害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