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講的都是糖尿病患者平常很重視的部位,如心臟、腎臟等,但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忽視骨與關節。由神經病變引起的骨與關節的非感染性破壞稱為神經性關節病,臨床上又常稱為夏科氏關節,這種併發症高發於50~59歲、病程較長的患者。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應嚴加防範。
糖尿病性骨關節病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密切的關係。由於糖尿病神經病變會引起感覺減退或消失,關節運動反射控制出現障礙,對疼痛和本體感覺減弱或完全消失,如果腳部或者踝關節腫脹,稍有大一點兒的動作就會發出聲響,那麼就很危險了——糖尿病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常常會發現踝部的關節已經碎裂。
由於缺乏胰島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肝性營養不良和腎臟病變,致使活性維生素D減少,鈣吸收不良。骨質缺鈣,骨質合成減少會導致糖尿病患者骨量的丟失,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一般情況下,糖尿病骨關節病的主要症狀有腰痠、背痛、四肢關節無痛性腫脹、局部發熱、雙下肢襪套狀感覺障礙、無觸痛或無痛性骨折、關節韌帶鬆弛或者有半脫位。脊柱骨質增生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率甚高,常有下背痛及下肢疼痛,並出現脊柱強直、活動受限。
糖尿病骨關節併發症在預防上面應下很大的工夫,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絕大多數該病變發生在足部,有時雙腳均病變。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糖尿病很多併發症的預防、治療問題也要"始於足下"。
預防第一步:糖尿病患者的關節受到損傷後,沒有明顯的疼痛感,常常會延誤病情,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因為疼痛能夠及早地發現關節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對自己的身體敏感一點兒,稍有不適就應立即去醫院檢查,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預防第二步:糖尿病患者要觀察自己的身體異常。糖尿病患者的關節炎絕大部分見於足部,也可見於膝關節、肘關節等。病變關節囊鬆弛,有的半脫位,活動時有摩擦聲,局部發熱、腫脹,疼痛不明顯,雙下肢襪套狀的面板感覺喪失。為避免外傷,預防措施包括強調足部衛生,穿合適的鞋襪,如果有骨關節畸形,需要穿特製的鞋或採用特殊的鞋墊,一定要避免燙傷、刺傷等,要儘可能地防止足部面板感染。
預防第三步:如果突然有一天關節疼痛,要第一時間想到自己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要隨時注意自己關節的變化。
預防第四步:堅持鍛鍊身體,適當地節制飲食,多吃蔬菜,少吃動物脂肪,避免發胖。很多老年人不愛運動,喜歡打牌。打牌是非常影響健康的,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下午,很多糖尿病骨關節疾病都是因此而起。
年齡在40歲以上、身體偏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每年都應該做檢查。糖尿病引起的骨關節變化,早期是可逆的,只要及時控制糖尿病,破壞的骨與關節有可能恢復原形。如果預防不當,出現嚴重的骨關節病,則須由骨科醫生進行處理,千萬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