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速讀:

1、脾胃虛弱,不能生化氣血。而氣血不能濡養黏膜,於是發為口腔潰瘍。

2、燒到口腔裡的這把“虛火”,實際上源於脾虛,不能為身體正常補陰導致的。

3、兩個經典方子補脾清熱。

口腔潰瘍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的淺表性潰瘍。本病雖非重症,但它往往影響患者的進食、說話,且易復發,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本病多屬中醫學“口瘡”的範疇。

對這個病,我們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上火”了。一犯病,就去想自己為什麼總“上火”,用什麼辦法“去火”。

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區。

口腔潰瘍可能是“虛火”

有相當多的人,屢犯口腔潰瘍,乃是源於心脾積熱。但是,也有很多人,乃屬於“虛證”。其中,脾胃的虛弱最為常見。

話說有一女患,年62歲,反覆發作口腔潰瘍多年,遇勞之後症狀就會加重、復發。一開始,此患屢用瀉火清熱之法調治,卻怎麼也不見明顯效果,而且症狀有加劇之嫌。到後來,整個人怕風、多汗、便溏、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整個人顯得特別虛弱、乏力。她就不明白了,自己身體這樣虛弱了,為什麼這麼愛“上火”?

這就是由於脾胃虛弱導致的“虛火”。

脾胃虛弱導致“虛火”

我們知道,我們的脾胃,主氣血的生成。

如果脾胃虛弱,陰血生成不足,則陰不斂陽,形成了“虛火”。虛火上炎,就可能引發口腔潰瘍。這個時候的口腔潰瘍,和一般的實火所致不同,患處皮損常常呈現淡白色,長期不愈,特別容易復發,疼痛不甚劇烈。

也就是說,燒到口腔裡的這把“虛火”,實際上源於脾虛,不能為身體正常補陰導致的。

所以,這裡的“上火”,其實是假象。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靈樞·脈度》日:“脾氣通於口。”另外,脾的經脈連及舌本,因而許多口腔和舌體疾患常常責之於脾胃。

脾胃虛弱,不能生化氣血。而氣血不能濡養黏膜,於是發為口腔潰瘍。解釋雖然不同,但是基本道理,是一致的。

《聖濟總錄》指出:“胃氣弱,谷氣少,虛陽上發而為口瘡”,《瘍醫大全》謂:“口瘡因胃弱谷少”;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至於在治療上,朱丹溪說:“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土虛”;明清醫學家如張景嶽,龔廷賢,喻嘉言,沈金鰲等對口瘡服藥無效,應用甘溫治法取效的記載也屢見不鮮;薛立齋醫案選錄口瘡治驗十三則,其中所用藥均偏於甘溫,慎於苦寒。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這裡有一張驗方。

這就是炙黃芪10克,赤白芍12克,淡竹葉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木通4克,生薑3片,大棗6枚。此方,選自《中國驗方全書》。

這裡面,黃芪、桂枝、甘草、生薑、大棗都是補脾的,赤白芍斂陰止痛。配木通和竹葉淡滲清熱,使得陰平陽祕,大功告成。

它對脾胃虛弱導致的複發性口腔潰瘍有一定療效。

綠豆羊肉湯治療複發性口瘡

複發性這種證屬脾陽虛衰為本,內蘊毒熱之邪為標;治以溫陽健脾,佐以甘寒解毒。方用綠豆羊肉湯治之。

羊肉120克綠豆30克 生薑5克 大棗10粒,加水適量燉爛取服。每日1劑,囑服3劑。

服上方3劑後,藥對證,效如神。為鞏固療效,自己連進5劑而告痊。最近隨訪,自訴偶有復發仍以原方治之,隨即消失。

羊肉為血肉有情之品,以形補形,氣味甘溫,專入脾。即《內經》所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生薑溫中散寒;大棗為安中之藥,以增強補益脾胃之功。

下次遇到複發性口腔潰瘍或口腔潰瘍纏綿難愈的時候,需注意是否有脾虛的問題。

發現有脾虛時,要用健脾補虛的方法。

現代醫學認為,口腔潰瘍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多與人體免疫功能失調和營養物質(如鋅、鐵、硒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B:等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治療應多從這些方面入手。

現代中藥藥理研究發現,許多健脾益氣藥藥都有調節人體免疫、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的作用。

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明白一點,要想徹底告別口腔潰瘍,不只是要“不上火”、“不著急”,更要愛護我們的脾胃。

脾胃運化正常了,氣血能濡養周身,陰陽二氣平衡協調,我們的黏膜才會完整、光滑、健康。而平素脾虛氣弱之人,若經常口腔潰瘍,也不要一味地去火,濫用寒涼之品。有的時候,會適得其反的。

特效穴位

地倉穴為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可清瀉胃火;

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可以清熱瀉火;

通裡穴為手少陽心經上的穴位,可以清瀉心火;

照海穴為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可以滋補腎陰;

廉泉穴可以疏通口腔氣血,緩解口腔潰瘍的症狀。

對於複發性口瘡,臨床上以老年人及婦女為多,這與體質虛衰及家務操勞過度可能有關.患者常因過度疲乏,睡眠不足而誘發,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勞逸結合。

get 到了?大家都好好養脾胃吧。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腎強一倍,人活百歲!怎麼吃?怎麼做?養腎妙法全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