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個整體,自然界的節氣變化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疫期節氣康養。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條中國工程院王永炎院士被冠以“神預言”視訊,預測了“2019年下半年特別是在冬至前後,連續到明年的春季,要有瘟疫發生。”

王院士做出預測時圖

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詳細記載有利用節氣時間點預測天氣變化和人類疾病流行趨勢的方法,這就是五運六氣學說。

譬如2020年為庚子年,歲運為金運太過,“歲金太過,燥氣流行”;因此今年以燥氣為主,春天的時氣本是風,燥本非時之氣,燥金屬肺,因此容易發肺病。庚子年金運太過,五行裡火克金,當至春分後,少陽相火為主氣,少陰君火為客氣之時,太過金氣才會被剋制,疫情可控制。

因此在大寒(2020.1.20起)到立春、雨水季節(2020.3.4止)這三個節氣期間,確實是我們新冠肺炎最為嚴峻的時間,每日都有大量新發病人。而照這理論推算疫情得到控制時間當在春風后(2020.3.20-4.5)。

節氣為什麼可以指導養生呢?

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存在著春溫、夏熱、秋燥、冬寒正常規律,我們的祖先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結合氣候變化,把一年分成24節氣。

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認為: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會影響著人體臟腑、經絡、氣血和陰陽平衡變化;當時氣候為氣,非時氣候為邪;不同時節,不同致病邪氣,分屬人體五臟六腑,因而產生的病症各異。

明白了這些自然規律,因而人類可以順乎自然,適應自然,依據自然客觀規律因時制宜,調整生存條件與生活方式,就可以達到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目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24節氣養生。

那麼目前節氣裡怎麼樣指導養生呢?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驚蟄、春分的仲春節氣(2020.3.5起-2020.4.3止):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雨水漸多,蟲鳴鳥叫,雖然這個時段當時之氣為風氣,但由於今年過多的燥邪,以及早春遺留的寒邪、和雨水漸多後引起的溼邪。這三種邪氣最易引起的疾病就是肺病、脾胃病、風溼關節病,以及燥金(五臟屬肺)克風木(五臟屬肝),春季和當季的肝病。

因此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我從飲食、起居、鍛鍊、中醫養生方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疫期飲食養生

1、飲食清淡,以熄風護肝

仲春季節萬物甦醒,春暖花開,屬於肝,羊肉狗肉等溫陽辛燥之物,易鬱積陽氣上火;因此食物以新鮮蔬菜如菠菜、豆芽、春筍、枸杞、菊花等的膳食為主,以養肝護肝。

2、多食湯粥,以生津潤肺

今年更是燥金為甚,容易導致肺病,在日常的飲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潤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銀耳、百合等。

3、勿食生冷,以益氣健脾

當季寒溼氣重,生冷敗胃,所以勿食生冷,可加藥膳如大棗、山藥,蓮子、黃芪補脾胃等藥食。

疫期飲食養生起居

1、早睡早起,溫水洗漱

立春後,日照變長,宜早睡早起,溫水洗漱,睡前足浴能促進血液迴圈,有助於睡眠。

2、勤搞衛生,清潔居室

3、適當運動,強筋健骨

“反了春,凍斷筋”,倒春寒季節,氣候無常溫差大,寒溼氣容易侵犯關節,可適當運動,強筋健骨,可進行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運動,也要注意保暖,注意出汗後勤換衣服,以防風寒。

中醫傳統養生鍛鍊方法

此外,除了做好這些日常飲食起居,我們還可以佩戴中藥香囊除疫辟邪;日常按摩、艾灸足三裡、氣海等保健穴位、中藥足浴以提升正氣,增強自身免疫力。這些你學到了麼?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得了腎病蛋白質怎麼吃?看“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