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醫體質學說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研究人類各種體質特徵、體質型別的生理、病理特點,並以此分析疾病的反應狀態,病變的性質及發展趨向,從而指導疾病預防和治療的一門學說。體質是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徵。

脾主運化,主肌肉、四肢,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兩者共為“後天之本”。脾胃病症的發生與感受外邪、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稟賦薄弱等關係密切。然“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機體感邪之後是否發病以及發病型別受體質因素的影響。

一、 痰溼體質:

表現:胃脘痞滿,納食減少,時有噁心,形體肥胖,大便粘滯不爽,口淡粘膩,舌胖淡苔膩,脈滑。

治法:治療以健脾和胃,燥溼化痰為主。常用陳皮、半夏、竹茹、白朮、茯苓、砂仁等藥物。

二、陰虛體質:

表現:胃脘隱痛,胃內灼熱,口燥咽乾,形體消瘦,急躁易怒,面赤烘熱,手足心熱,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少苔或無苔或見裂紋,脈細弦或數。

治法:治療以滋陰養胃為主。常用玉竹、麥冬、石斛、生地等滋養胃陰而不傷胃之品。

三、陽虛體質:

表現:胃脘脹滿疼痛,遇涼加重,得溫痛減,形寒欠溫,倦怠怕冷,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治療以溫中和胃為主。常用良姜、香附、桂枝、蜀椒、乾薑等溫中和胃理氣之品。

四、溼熱體質:

表現:胃脘灼熱疼痛,煩躁易怒,口乾苦,喜涼怕熱,大便燥結或粘滯,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治療以清熱利溼為主。常用黃連、連翹、苡米、茯苓、半夏、厚朴、龍膽草等。

五、氣虛體質:

表現:胃脘脹滿疼痛,納食減少,喜溫喜按,胸悶氣短,動則加重,面色萎黃,疲乏無力,聲低懶言,舌淡胖,邊有齒印,脈虛緩。

治法:治療以益氣健脾為主。常與黨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等益氣健脾藥合用。

六、 瘀血體質:

表現:胃脘刺痛,痛處固定,疼痛拒按,面色晦暗,口脣淡暗或紫,口乾不欲飲,舌質暗或青紫,舌邊有瘀點或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脈沉弦或細澀。

治法:治療以化淤和胃為主。常用桃仁、紅花、元胡、桂枝、白芍加荷葉、半夏、雞內金、陳皮等和胃之品。

如何調理脾胃?

事實上,重要的不是吃什麼,而是適合吃什麼。“中醫有句話叫‘以喜為補’,不能說全對,但人作為一種生物,在不斷地尋求平衡,餓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這是一種自然的狀態與反饋。喜歡吃某樣食物,有慾望,恰恰是因為它缺乏。只不過,我們不能‘為所欲為’,再喜歡的東西,也要有個度。放在飲食上,就是要均衡——多不得,少不得,維持一個常量。”

起居:勞作有度,適當運動

“人體有個生物鐘,可能每個人不太一樣,但大體上,不管是中醫也好、西醫也罷,都建議在子時,也就是晚11點到翌晨1點之前睡覺,最遲不要超過1點。當然,偶爾加班,或者週末晚點睡、星期天多睡會兒,也無可厚非,不要淪為常態就好。”除了勞作保持規律,建議適當運動,“運動能促進人體氣血流通,尤其長夏時節,運動出汗能幫助體內溼氣釋放。”

但年輕人和老人,具體的運動方式又有所區別:“年輕人身體較盛時,以溼為主,可以多動多出汗,像騎車、游泳、長跑等,就是很好的選擇;年老人以脾虛為主,在家打打坐、站站樁,或者公園裡練太極,靜功更適合他們。”

情志:七情調和,善加疏導

脾胃的運化功能,跟人的情志也有關係。那麼通過調脾,讓他們的脾胃強大、健康起來,相對來說,發生不良情志事件的比例就會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脾主思,反過來要是不開心、緊張、思慮過度,往往會對整個脾胃功能帶來干擾,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等等。”這種情況下,

三條積極解決之道:一是自我調控,二是藥物調理,三是心理諮詢干預。

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了養好脾胃的方法,養好脾胃,首先要七情調和,保持良好的心情,另外還要適當的運動,在飲食方面制定好合理的飲食方案,這樣身體才會平衡營養,搭配合理,身體才會健康,所以養好脾胃這三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定喘止嗽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