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幽門螺桿菌(H.pylori)是多種慢性胃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與胃癌的發生有關,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阻斷或延緩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的發展,因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尤顯重要。體質是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是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徵,表現為人體對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傳變轉歸中的某種傾向性,對機體疾病發生、發展和臨床治療有著重要的影響。

脾胃是體質形成發展的基礎,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

幽門螺桿菌屬中醫學“邪氣”範疇,中醫理論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後天之本不足,則易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侵襲。我們既往的研究結果證明,脾胃虛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病理基礎,而在其基礎上形成的氣滯、血瘀、鬱熱、溼阻等病理變化為幽門螺桿菌附著、繁殖、致病提供了客觀條件。本病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病機以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為主。正虛是脾胃虛弱,邪實為溼熱蘊結。脾胃虛弱,運化不利,水溼內停,釀成溼熱,而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可進一步損傷脾胃,加重脾胃虛弱的程度,使機體無力祛邪,不能清除幽門螺桿菌。

體質可能決定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的發病、預後

中國為幽門螺桿菌的高感染國家,普通人群的感染率在50%~80%之間,但並非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必然發生胃炎、萎縮、腸化、異型增生,甚或胃癌,多數人終生無症狀或僅表現為慢性胃炎。人類受幽門螺桿菌感染後之所以出現不同的臨床結局,單純的細菌因素不能解釋這一現象,目前認為與宿主遺傳易感性、環境和菌株特異性等有關。宿主因素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發生及結局中起著重要作用。從中醫體質角度而言,體質因素可能決定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的發病和預後。

體質影響著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證候的轉化轉歸

證候是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對疾病某階段病因病機本質的反映,又是機體作為整體對致病因素作出反應所處的一種功能狀態。證候所體現的這一功能狀態既與致病因素的性質、強弱有關,更與患者個體的體質因素有關。體質因素影響著證候的轉歸和疾病的預後。

目前,中醫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認識已達成一致意見,即幽門螺桿菌屬中醫的“邪氣”範疇,且多具“熱”、“毒”的性質。然而,這種“熱”、“毒”侵襲不同體質的人群后,臨床可有不同的轉化,陰虛或陽盛體質,則從陽化熱、化燥;若陽虛或陰盛體質,則反而從陰化寒、化溼,而出現脾胃虛寒證或寒溼證。

體質也制約著證候的轉歸。幽門螺桿菌感染,外邪侵襲,邪正相爭,終致本虛標實,脾胃虛弱為其本,溼熱(毒)中阻為其標。一方面,氣之於血,有溫煦、推動、統攝的作用,這些作用,均有賴於脾胃之氣的旺盛充足。如此,胃絡血瘀,瘀滯胃體,最終形成正虛、溼熱(毒)、瘀血等多種病理因素的存在,不僅使幽門螺桿菌感染纏綿難愈,日久還有癥積(胃癌)之虞。這一證候演變過程,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縮→腸化→異型增生→胃癌的發展模式非常相似,反應了中西醫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認識上的一致性。

應辨證辨病結合辨體論治幽門螺桿菌感染

一些難治性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成慢性狀態,證候表現不明顯甚至無症狀,運用傳統中醫四診辨證也困難,但臨床藉助體質辨證可幫助確立治法,取得療效。耐藥是藥物作用於機體後,因內在體質的變化而導致對藥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不敏感所致。而且耐藥的個體差異亦與體質的個體差異有關。而微生物變異是在機體體質與藥物的相互作用中,由於體質的改變,導致微生物所處環境的改變,促進其變異,並因變異加重耐藥。從現代基因組學研究來看,可能與調控基因的多型性有關。

個體診療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來說辨體質論治更顯重要。重視參以體質辨證、遣方用藥,溼熱之陽虛質當須顧陽氣而不可過於寒涼,溼熱之陰虛質須顧津液而不可率投補劑等精闢論述,臨床指導性強。這些論述,對臨床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必須考慮個體的體質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目前,中醫藥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無論是辨證分型治療,專病複方治療,還是單方治療,中西結合治療,均有一定的療效,顯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但同樣存在著諸多不足,往往缺乏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認識的整體性,往往一見幽門螺桿菌,就限於“邪”、“毒”的狹隘範圍而徑投清熱解毒藥,結果反致苦寒敗胃,脾胃受戕傷,致脾胃益虛,無力祛邪,幽門螺桿菌無法清除,影響中醫的臨床療效。

我們的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邪氣侵襲,正邪相爭,終致正虛邪實,通過扶正祛邪的治療不僅對幽門螺桿菌有直接殺菌和抑菌作用,而且還能通過對機體的整體調節,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和胃黏膜區域性的屏障功能,達到“陰平陽祕”,以達到輔助抑殺並改變幽門螺桿菌寄居的微環境,使之不利幽門螺桿菌定居或繁殖,既能增強機體的保護因子,又能抑殺幽門螺桿菌以削弱其攻擊因子,兩者相輔相成,達到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目的。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扶正祛邪法對幽門螺桿菌雖有一定的根除作用,但與目前文獻報道的西藥根除率相差甚遠,然經中藥治療後,患者臨床症狀、胃鏡及組織病理學檢查均有顯著改善,甚至康復。這就啟示我們,任何細菌的感染都與體質的易感受性有密切關係,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不能僅侷限於幽門螺桿菌的根除,囿於“見菌治菌”的論治思路,應該從中醫體質學角度出發,結合體質的可調性,從邪正兩個方面整體考慮,辨證辨病論治結合辨體論治,既著眼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臨床表現,又不忽視個體體質的特異性,“因人制宜”制訂治療方案,通過調理病理體質達到扶正驅邪的目的,有助於提高臨床療效,並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的優勢。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病是“拖”出來的?再三強調:若出現6種跡象,或是肝在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