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這倒是個別出心裁的問題。豬肉不一定天天吃,因為我們還有更多的肉類可以選擇,如牛羊,雞鴨鵝,魚蝦蟹貝。首先我們要清楚肉類到底能為我們提供什麼?

肉類中最有益的成分應當是優質蛋白、血紅素鐵。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大多吸收和利用率都很高,對人體來說意義重大。很多素食者由於長期無法攝入動物蛋白,蛋白質吸收率較低,體內利用率較低,因此很可能出現蛋白質缺乏的症狀;血紅素鐵也是動物紅肉中含量豐富的成分,肌原纖維中富含豐富的亞鐵離子,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十分有利,同樣的,長期不吃肉的人群,更容易出現貧血症狀,尤其是節食減肥拒絕肉類的女性朋友。那植物中富含鐵的難道不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它們的吸收利用率較低,含量也不高,吸收還受到植酸、鞣酸等阻礙,補鐵效率低下。

除了蛋白質、鐵元素,肉類還提供部分脂溶性維生素成分,如部分維生素B族,維生素D等,肉類有一定能量、脂肪含量,還能提供膽固醇等成分。動物性食物中的硒元素含量較高,硒元素是一種抗氧化較強的礦物質,人體不可缺少,它能維護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所以,總體來說,肉類對人類來說其實還是挺重要的食物,是豐富的營養來源。膳食指南其實也推薦每日還是應當攝入肉類的,不過注意控量,每日的肉類攝入45~70g為宜,大概就是手掌大小的量。

有不少中老年朋友、三高、肥胖患者很忌諱天天都吃肉的習慣,因為總覺得肉脂肪多、膽固醇高,對健康不利,其實可並非如此,要說真的肉類對人體產生了不良影響,如提供的飽和脂肪過量,熱量高,那也是在吃過量了的情況下,每日適當肉類的攝入對人體沒有什麼不良影響。

我們對“飽和脂肪”、“膽固醇”的誤會太深了,其實飽和脂肪並非有害的脂肪,它們被稱為“中性脂肪”,適當攝入能夠為我們儲備能源,保護關節、骨骼、預防便祕,還能增加食物的香味,提高食慾,滿足大腦,提高飽腹感,只是過量飽和脂肪的攝入可能會誘發肥胖,更容易引起其他慢性疾病,但它的本質並不會對人體有不利威脅;膽固醇也並非是人體不需要的物質,更不是有害成分,我們的體內各種膜結構離不開膽固醇的參與,缺乏膽固醇我們根本無法生存,膽固醇也並非從食物中獲取多了,就會誘發高膽固醇血癥,更多的高膽固醇血癥可能是因為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共同決定。

當然,也並非說每天就必須要吃肉,不吃肉也行,但為了滿足肉類提供的營養成分。我們也需要選擇其他代替品,例如優質蛋白,我們可以用蛋奶、大豆類、豆製品代替,鐵元素可以適當吃點動物肝臟、動物血,同樣是補鐵的能瘦。脂溶性維生素同樣能在蛋奶、動物內臟中得到。更不是說每天都要吃豬肉,豬肉中的飽和脂肪相對是肉類中較高的,我們還可以有更多選擇,例如脂肪含量更少的牛肉、禽肉,還有魚蝦肉。對於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來說可多選擇魚蝦肉來吃,比起豬肉,它們可能更利於控制體重,而且富含ω3脂肪酸,有助控制血脂。

最後要注意的還有一點,就是少選擇“加工類肉製品”,例如午餐肉、火腿、香腸、水發肉類、罐頭肉等等,這些肉類被列為了2B類致癌食物,也就是說長期食用甚至是有可能致癌的!這些肉類的特點是新增成分較高,如食鹽、防腐劑成分,高濃度食鹽攝入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禍首,防腐劑中如亞硝酸鹽,攝入過量同樣對健康不利。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醫生:它是糖尿病的“死對頭”,手頭再緊也要吃,降血糖防腦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