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綿綿,三月的空氣中總是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溼意。春天雨水相對較多,天氣潮溼陰冷又反覆多變,空氣中的溼氣濃重,這對我們患者的影響非常大,像昏昏欲睡,身體沉重,腸胃不佳、大便粘滯、精神不振、四肢沉重、面板起疹子等都是溼氣重的表現。更重要的是,春季溼邪重,而我們肌瘤患者又是內溼體質,當內溼、外溼兩相夾擊、同氣相求後,最易與血相搏,加重病情,所以我們患者要格外重視,此時若不注重除溼,將會後患無窮!也正因此,我們要將春季除溼列為首要任務之一。
但我們也知道溼氣並不是那麼好除的,中醫總結人體有六種致病因素,即“風、寒、暑、溼、燥、火”,也稱六淫邪氣,這六邪中最怕的就是溼邪,正所謂“千寒易祛,一溼難除”,因為溼是最容易滲透的,可以說是無孔不入,而且溼氣從不孤軍奮戰,總是與其他邪氣狼狽為奸,這也導致了除溼的困難。
溼氣進入人體,依其傷害人體部位的不同,有外溼和內溼之別。例如春季雨水多,若感受水溼,冒雨涉水,或久居陰溼之地,以致溼邪內侵,是為外溼。若脾陽素虛,運化失職,溼濁內盛,或腎陽不足,氣化失常,水氣內停,都可導致水溼停聚,是為內溼,我們的肌瘤患者便屬於這種情況。溼為有形之陰邪,因此溼邪傷人自無虛、實可分,但卻能隨人體的陰陽盛衰以及溼濁停留之久暫而發生從化的轉變,或從陽化為溼熱,或從陰化為寒溼。總之,溼邪重濁趨下,下注衝任,帶脈失約,可致帶下病、陰癢、子宮肌瘤、不孕症等,可謂女性的頭號大敵!
溼氣難除,也是因為溼氣的這種種特性及在身體中引發的各種問題,尤其是肌瘤患者的素體特徵(寒、溼、淤、鬱、虛、熱),當遇上溼氣時,便猶如火得風助,愈加肆無忌憚了。如此,溼氣就真的難以祛除了嗎?當然不是,加博士指出,除溼要找對方法,掌握下面這四個訣竅,我們便可馴服這惱人又傲慢的溼氣了。
01
健脾除溼法
祛溼的關鍵在於調養脾胃,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大家都知道脾腎是運化水溼的“大總管”,我們平時從外界直接或間接的攝取水分,經過身體系統的轉換,多餘的水分經由脾腎系統過濾、吸收之後排出體外。
但是,當人體脾腎陽虛,脾腎功能失調的時候,體內多餘水分排不出去積滯於體內,就容易形成溼氣。溼氣就是滯留在身體裡沒用的水液。運化水液靠的是脾的功能,這些水液人體吸收不了又排不出去,脾就要不斷的運化它。就好比一頭驢拉著磨,永遠不能停,任務還越來越重,那很快驢就會累趴下的。
除了運化,脾另一個主要功能是升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人體清陽的這些分佈,需要脾臟來實現。脾的功能受到溼氣抑制,清陽的升發就會受到影響。氣升不上去,就會感到負重、困頓。
採取健脾的方式,食療是最直接的,我們為患者配置的健脾除溼早餐粥,便是專門針對脾虛、溼氣重的人。健脾除溼早餐粥,其組方嚴格按照君臣佐使配伍,除溼粥裡有山藥、芡實、白扁豆等,不少藥典記載,“山藥”被稱為“神仙之食”,不僅健脾增強消化功能,更能溫陽益腎;白扁豆能健脾化溼,利尿消腫,清肝明目等;芡實能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溼止帶。脾胃強了,能夠處理運化水溼,就不容易滋生溼氣。
02
泡腳昇陽法
溼氣性屬陰寒,而身體的陽氣正是剋制陰寒之氣的法寶。當身體陽氣充足,溼氣便如受到日光照耀的晨露一般,可自行消散了。那麼如何使身體陽氣充足呢?我們知道艾草為純陽之性,使用艾葉精油按摩腳底能起到散瘀開結、除溼化痰的作用。另外使用我們的泡腳香粉泡腳也是個很好的方法,古語云:“春天泡腳,昇陽固脫。”
中醫學認為,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分佈著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線的反射區,分別對應於人體五臟六腑。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迴圈的作用。尤其是用泡腳粉泡腳還能達到昇陽祛溼,引火下行的功效。我們體內的寒、溼之毒,也可以通過泡腳,加速幫助將體內痰濁排出。對於寒溼瘀體質的患者來說,大家的肌瘤、囊腫、增生都是因寒溼所致,火在上面下不來,因此子宮和卵巢都是冰冷潮溼的,加博士強調引火歸元,把火引下來,子宮和卵巢溫暖了,肌瘤囊腫也自然沒辦法生長了!
03
理氣走穴法
如果體內之氣走得不順,也容易生溼氣。溼氣會阻礙氣的執行,久坐不動之人易生溼。因此祛溼,要理氣,就是要讓全身氣血通暢。
理氣有2個簡單的方法,這是基於身體的:五臟六腑中,肝膽互為表裡,互相照應,成語「肝膽相照」即源於此。生氣易氣鬱,這時候要使肝氣舒暢,可按揉足厥陰肝經上的太沖穴和敲膽經,排解鬱結的肝膽濁氣。
太沖穴:取太沖穴時,可採用正坐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線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太沖穴。按揉太沖穴每天兩次,每次5分鐘,用大拇指點揉即可。
膽經:敲打經絡的時候要均勻有力的慢慢敲,來回敲。用保健捶或者半握拳敲打雙側腿部外側和胸腹部外側膽經循行的位置,均勻有力的慢慢敲。
但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心情上的「理氣」。這個方法也簡單,就是要讓自己的情緒,自然的流動。什麼叫自然的流動呢?自然,就是不彆扭,比如高興了就笑,傷心了就哭,不要逞強。
流動就是不要忍著,要動起來,讓情緒如溪流般流動起來。無論快樂還是憂傷,不彆扭,不要有「停在此刻」的願望。快樂的時候感受快樂,而不是想「如果一直都這樣就好了」。悲傷的時候,不要回避「快點結束吧」。這種想法都是一種「停滯」的思考方式,會造成身體和心的不一致,這就不利於氣機的通暢。
04
運動發汗法
我們人體的面板是面積最大的器官。所以溼氣也可以通過出汗的方式,從體表的每一個毛孔散佈出去,進而也就擴大溼氣去除的通路和麵積。
出汗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運動,運動能加速體內液體迴圈流動,促進氣血流通,從而減輕脾臟負擔,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溼氣,緩解身體困頓的症狀。
說到運動,有的人便說了,我每天都跑步1、2個小時,出得一身大汗,是不是溼氣就更容易祛除了?其實這樣是錯誤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祛溼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層濛濛細汗。”醫聖張仲景很擅長用汗法,但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我們:“不可令如水流漓。”滿身大汗,就是如水流漓;濛濛細汗,只要有一點薄薄的汗意即可。汗出多了,毛孔大開,外界潮溼之氣,反而更加容易入體。《內經》說,汗為心之液。汗出多了,傷心陰,生心火。所以,運動祛溼,一定要選擇溫和舒緩的方式,微汗,才剛剛好。
我們身體裡的溼不是水,它更像是黏的。這種黏膩的液體裡面混合著我們沒有被代謝的垃圾,就像河道里的淤泥,必須要一點點疏通,才能把淤泥清理乾淨。所以這個時候是不能著急的,必須要做好長時間的準備。除了以上介紹的四個方法,還需要注意平時的生活習慣,不要再為自己增加溼氣。這樣一邊祛溼,一邊防止它壯大能量,再多一些耐心,這樣才能真正清理掉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