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在心臟停止跳動後,經過30分鐘的搶救,如果無法恢復自主心率,則意味著生命走到了終點。
而心梗,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堵塞,導致心肌長時間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
心梗的"禍根"找到了,醫生直言:3種"家常菜"再吃,傷心更害命
第1種:油炸食物
生活中,炸雞、漢堡等油炸食物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但是,此類食物在經過高溫油炸後,當中的脂肪酸會變成反式結構,增加血管內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堆積。
而且,任何食物在經過油炸後,都會含有大量的脂肪,食用過多,會導致體內脂肪含量過高,加速脂質沉澱,使得血管狹窄,引起堵塞。
第2種:醃製食物
這類食物在製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加入大量的食鹽。
一旦長期過量食用,就容易導致體內鈉離子增加,引起水分滯留、血液粘稠,導致血壓升高,損傷血管,加速血管粥樣硬化。
如果儲存不當,當中的食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被人食用後,會在體內形成亞硝胺,誘發癌變。
第3種: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當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脂肪,食用過多,就容易導致血液粘稠,誘發高血脂等疾病。
而且,經常食用動物內臟會導致體內"壞"膽固醇含量增加,影響體內的血液迴圈,嚴重的話,就會導致心肌缺血,誘發心肌梗死。
注意,生活中這3件事是心梗的幫凶,切莫忽視
1、經常熬夜
有研究顯示,經常熬夜的人,患心臟疾病的機率是常人的1.15倍。
這主要是因為,熬夜會使人體處於應激狀態,此時,身體會分泌出大量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導致血管異常收縮。
長期以往,就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血壓升高、心率失常,從而誘發心梗。
2、長期吸菸
菸草中含有2000多種有害物質,當尼古丁、焦油等進入體內,會造成血管內膜受損,膽固醇聚集,加速動脈硬化,促進血栓的形成。
一旦血壓不穩定,血管內的血栓被高速流動的血液沖刷掉,隨著血管流到冠狀動脈,就容易引起心肌梗死。
有研究顯示,每天抽菸數量在20根以上,患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2-3倍;若超過40根,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會上升4倍。
3、情緒激動
臨床資料顯示,70%的心梗患者,都是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突發的。
心臟本身也是受神經控制的,而生氣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臟不適,出現胸悶、心慌等症狀。
而且人在生氣時,心跳加快,血液迴圈加速,容易引起心臟疼痛,嚴重的就會引起心臟疾病。
不論男女,出現這4種表現,可能是心梗要來了,注意警惕
表現1、心前區疼痛
如果出現突發性的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持續20分鐘以上仍然不能緩解,且伴有大汗淋漓、噁心、嘔吐、瀕死感等症狀,就要考慮是心梗。
表現2、前胸、左肩、左腋下疼痛
心臟病會導致左臂和左肩疼痛,有時也會反射到右臂。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通常僅限於前臂內側,尤其是伴有胸悶、氣緊時,更要警惕心梗。
表現3、胸骨後、頸部痛
平時有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出現胸骨後、頸部疼痛,呈陣發性脹悶痛,有明顯的胸部緊迫感,並可牽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處,應警惕是急性心梗。
表現4、後背痛
急性心梗發作主要症狀有持續胸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大汗等。
預防心梗,做好3件事,保護心臟健康
1、補充植物抗氧化劑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主要因素。人體有機物氧化時,會產生對血管破壞力極強的自由基,就像機械運轉時產生的碎屑,很容易就會與血管壁細胞膜、相關蛋白質發生反應,還能將LDL-c轉化成氧化LDL-c沉積在血管,對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抗氧化劑一般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抗氧化劑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油脂類(葵花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綠菜花、木瓜、藍莓等。
除了吃的外,還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茶飲,更利於人體吸收如綠茶、白茶、烏龍茶、韻遊菊等,經常飲用,利於軟化血管,降低血脂。
其中韻遊菊中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可幫助抵消、穩定人體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血脂高的,不妨多泡著喝。
2、避免過度勞累
日常生活中,過度勞累,如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強,心理壓力大等,無疑是給心臟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因為,人在過度疲勞的狀態下,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去甲狀腺素等;
會促使血管發生痙攣,血壓持續升高,心臟區域性血液供應量減少,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3、健康飲食
不要暴飲暴食,臨床資料顯示,30%的心肌梗死患者是發生在暴飲暴食之後的。
如果大量的進食含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會升高血糖濃度,導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血小板集聚性也會增高。
患者平時吃飯的時候可以定時定量,採取少吃多餐的原則。
▪ 主食要以穀物、薯類為主;每天400g蔬菜、200g低糖水果。
▪ 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如菌菇類、豆類。
▪ 每天鹽分攝入量不超過6g,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g。
▪ 適當吃瘦肉,或者適當吃雞鴨魚肉;每週3~5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