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 “氣虛”?

在中醫理論裡,“氣”是構成人體結構和維持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是由什麼組成的呢?中醫認為,氣的組成主要有3部分:腎中的先天精氣、脾胃運化水谷產生的精微之氣、肺臟吸入的空氣中的清氣,他們共同起到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的作用。

所謂“氣虛”,究其原因,多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脾胃失養,或者年老體弱、久病不愈、過度勞累等情況,造成了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作用減退,從而使得功能減退。如果氣虛不能有效推動氣血執行,就會造成人體疲乏、舌淡脈無力等情況;如果氣虛溫煦無力,人體就會怕冷,面色發白;如果氣虛而造成防禦能力降低,就會出現風、寒、熱等外邪乘虛而入,造成感冒等外感疾病;而由於氣虛肌表固攝無力,體內的津液又會容易外洩,所以就容易出現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的現象;而如果氣虛造成氣化無力,就會出現人體內的運化失常,而成痰飲水腫等情況。

那麼,中醫怎麼治療氣虛呢?

中醫治療氣虛,首先要以心、脾、肺、腎等臟腑為中心進行辨證論治的。

(1)肺氣虛:因為肺臟的主要功能就是管理呼吸、調節水液代謝、負責抵禦外邪等。所以肺氣虛就會出現這些功能減弱,出現咳嗽氣喘、短氣懶言、面板水腫、容易感冒等情況。

(2)腎氣虛:因為腎主水納氣,主管生殖,所以腎氣虧虛,就容易出現神疲無力,腰膝痠軟,眩暈健忘,不孕不育,男子容易遺精早洩、女人容易月經淋漓不盡,帶下清稀等疾病。

(3)脾氣虛:因為脾統血、主運化。如果脾氣虛弱,就會造成水谷運化無力,氣血生化無源,常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倦怠無力、食慾減退、大便稀溏等情況。

(4)心氣虛:因為心藏神,主血脈。所以心氣虧虛,就會因為不能很好地運血養神,所以很容易出現心悸氣短,神疲體倦等情況。

針對不同的臟腑氣虛,治療用藥也有不同,比如經常有人問補氣是用黃芪好,還是用人參好之類的話,的確,黃芪和人參都是非常常用而且有效的補氣藥。在《神農本草經》中,黃芪和人參都被列為上品,黃芪“味甘微溫。主癰疽久敗創,排膿止痛……補虛,小兒百病。”人參 “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其中黃芪主要產于山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其味甘,其性微溫。所以有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等作用。常用於肺脾氣虛造成的體虛乏力、脫肛久瀉、自汗盜汗、傷口不愈等情況。常用於治療心臟病、糖尿病、腦中風等疾病。

人參其形似人,功參天地,故名人參。其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心經。功效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人參根據生長環境不同,可分為野山參、園參、移山參;根據加工方法的差異,又可分為紅參、白參、生曬參、鮮人參。紅參是蒸熟曬乾或烘乾的加工品;白參是先浸沸水後浸糖水,然後曬乾的加工品;生曬參是直接洗淨曬乾的加工品;鮮人參是採收真空包裝低溫貯藏的產品。

現代研究證明,人參具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小劑量的人參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大劑量的人參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所以既能夠提高記憶能力、促進思維活躍,又能夠雙向調節血壓,還有很好的抗衰老的作用,所以臨床常用於治療大失血、大吐瀉等一切因元氣虛極而出現的體虛欲脫,脈微欲絕情況。臨床常有一劑獨參湯續命的病例,而且人參和附子、乾薑同用,能增強其回陽的作用,用於治療汗出肢冷的亡陽證,和白朮、茯苓、炙甘草等藥同用,能補脾益氣,代表方如四君子湯。與胡桃、蛤蚧等藥同用,能治肺氣虧虛,如人參胡桃湯、人參蛤蚧散。與麥冬、五味子同用,能治津傷口渴,如生脈散。與當歸、龍眼肉、酸棗仁等養血安神藥同用,能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症,如歸脾湯。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於的氣虛的治療,黃芪和人參並沒有誰好誰壞的卻別,二者各有特長,至於怎麼用,還是應該讓專業中醫根據具體病情來正確選擇!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老年人飲食要注意,這5類食物會堵塞血管,大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