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鹽相當是胃黏膜表面粘液--碳酸氫鹽屏障的“消除劑”;鹽是一種高滲透的物質,它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的損害;鹽攝入過量可導致幽門螺桿菌,活性增加,生長繁殖加速;鹽可增加魚、肉本身中胺的生成,並會產生更多的致癌物質亞硝酸鹽,鹽與亞硝酸鹽在胃內同時存在時,對促使胃癌的生成因素,有1+1>2的損害;人體攝入高鹽食物後,它會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這些因素均會促使胃癌的發生。
2018年5月24日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食用醃製食品會增加胃癌風險。
目前分析醃製食品中,已發現食鹽與亞硝酸鹽為致胃癌的成分。魚、肉用粗鹽醃製時,鹽可增加魚、肉本身中胺的生成,並會產生更多的致癌物質亞硝酸鹽。鹽與亞硝酸鹽在胃內同時存在時,如吃醃製品後,對促使胃癌的生成因素,有1+1>2的損害,下面重點分析一下鹽。
在生活上,豬肚(即豬的胃)很難洗乾淨,無論怎麼搓,豬肚依然很粘稠,似乎無法洗淨。但是如加一些鹽,就會輕鬆洗去豬肚上的那層粘液。胃表面的粘液是胃黏膜的屏障,全稱為粘液--碳酸氫鹽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它是由黏膜表面的粘液細胞不斷分泌的、不可溶性的凝膠粘液;表面粘液細胞還產生的大量碳酸根離子,進而形成的碳酸氫鹽,二者共同構成胃黏膜屏障。胃黏膜屏障不溶於水,飲水不易把胃黏膜上的粘液沖走。
胃黏膜屏障對胃分泌的胃酸有屏障阻隔,使胃酸不能腐蝕胃。胃分泌的胃蛋白酶也不能接觸到胃黏膜細胞。從而阻止了胃蛋白酶對胃黏膜本身的消化作用。而鹽相當於,對胃黏膜表面粘液--碳酸氫鹽屏障的“消除劑”,其對胃黏膜的傷害,不言而喻。
鹽是一種高滲透的物質,它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的損害,使胃粘膜發生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的表現,這些炎症和潰瘍的長期存在,最終都會促進轉變成胃癌。習慣高鹽飲食的人與口味清淡者相比,胃癌相對危險性增加191%。
胃黏膜
不同的人胃黏膜的狀態不同。世界用內窺鏡成功切除胃腸腫瘤的開拓者,日本學者新谷弘實描寫內窺鏡下的正常胃,其黏膜一般呈粉紅色,表面沒有凹凸不平,由於胃黏膜正常而厚健,黏膜下血管呈現不清晰狀態。不健康的胃,黏膜上有斑紋,區域性變紅或發白。甚向萎縮方面發展,黏膜變薄,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見。為了彌補胃黏膜的繼續萎縮,一部分表面細胞會發生增殖,胃壁內就會變得凹凸不平。
新谷弘實把這些內窺鏡下所見,稱為“胃相”。高鹽對上述胃相健康、不健康的胃,都會造成傷害。臨床證實,“胃相”差的人黏膜的萎縮、增殖就已經為胃癌的形成埋下了隱患,此時鹽對胃的傷害會更加敏感。甚這種傷害,使細胞的癌傾向很難逆轉。
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唯一能在胃生存的細菌,已知它是胃潰瘍、胃炎和胃癌的重要高危因素。幽門螺桿菌為消化道傳播,治癒後可再次感染,人群感染率高達50-60%。鹽攝入過量可導致幽門螺桿菌,活性增加,生長繁殖加速。從而使胃癌的風險加大。
人體攝入高鹽食物後,它會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前列腺素E具有提高胃粘膜保護力的作用,如果前列腺E的保護作用被高鹽破壞,就會使胃粘膜更容易受到攻擊,使細胞更易向癌細胞突變。
胃癌
為了儘量減少食鹽過量對健康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成人鹽攝入量每天應≤5克。中國高血壓聯盟和中國營養學會根據中國國情,建議健康成人鹽攝入量(包括醬油和其它食物中的鹽)≤6克。而美國2005---2006年,成年人平均鹽攝入量僅為3.44克。
在中國南方每日成年人平均鹽攝入量為7---8克,北方每日成年人平均鹽攝入量為12---18克。為了胃的健康,為了少患胃癌,注意鹽的攝入量吧!
#健康科普大賽# #新作者扶植計劃# #青雲計劃# #把健康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