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腎臟,對於維繫健康至關重要。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腎臟每天要過濾和清潔約200升的血液,通過對代謝物和礦物質進行過濾,並連同水分將其排洩到體外,腎臟使體液礦物質和血液酸度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

所以,如果腎臟出了問題,想要長壽,其實很難。

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為慢性腎臟病而死亡。

中國的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為10.8%,而慢性腎臟病的終末期階段就是尿毒症,中國目前的尿毒症患者高達290萬,治療尿毒症,要麼就是進行腎臟移植,要麼就是終生進行透析。

提醒:想長壽,睡覺前堅持三不要

1、睡前夜宵

俗話說,胃不和,則寐難安。說的就是腸胃如果舒服、和順,那麼才能保證優質的睡眠。有了優質的睡眠,人的免疫力才會增強,自然更加健康!

所以,睡前兩小時,最好不要再吃東西,以免導致胃酸分泌增加,給腸胃帶來更多負擔。

2、睡前劇烈運動

很多人白天沒時間運動,晚上回家、吃完飯,休息一會兒,或選擇運動一會兒。

但這個時間多數都是晚9點之後了,運動完,身體不僅不會疲憊,反而會處於興奮狀態。

而睡覺前,劇烈的運動會使大腦控制肌肉活動的神經細胞呈現極強烈的興奮狀態,不利於提高睡眠品質,還可能會失眠。

所以,睡覺前運動,一定要掌握好運動強度,避免影響睡眠。

3、睡前過度用腦

很多上班族,回家後還要工作和學習,而且臨睡前,還要做一些比較傷腦筋的事情。

其實睡前,應儘量做一些較輕鬆的事,使腦神經放鬆。

否則,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即使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時間長了,很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想要腎好,謹記:少三事,補三物,動三處!

【少三事】

1、少熬夜

熬夜,睡眠不足,會導致蛋白尿風險增加,腎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自然變化,如若違背,則會傷陰血,損陽氣,身體陰陽失衡、腎精耗損,出現腎虛等疾病。

2、少過鹹

“腎為水髒”,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

如果平時,鹽吃得多,吃得太鹹,則會加重腎臟的排洩負擔,引起身體部分水腫,甚至會導致血壓升高。

當腎臟血流量不能維持正常流量時,很容易誘發腎臟疾病。

3、少飲料

一般來講,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無機磷,而腎病很怕高磷,高磷血癥會引起身體瘙癢,是腎衰竭和尿毒症患者的常見症狀,也和腎臟病患者的死亡率掛鉤。

另外,飲料中多含有新增劑、色素等,一旦攝入體內,會大量促進體內水分的排出,人會越喝越渴,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同時還增加了患上腎結石的風險。

【補三物】

1、補黑色食物

中醫認為,五色對應五臟,而黑色食物最能益腎。

需要知道的是,黑色食物,不單單指絕對的“黑色”,也泛指深色的食物,如紫色,褐色等。

它們一般有滋養肝腎,健脾和胃等作用。

糧食類:黑豆,黑米,黑芝麻等;蔬菜類:黑木耳,蘑菇,紫胡蘿蔔等;水產品類:海蔘,紫菜等。果品類:藍莓,桑葚,黑枸杞等

2、補茶水

多喝茶,對於腎臟健康,大有益處。

喝茶,可益壽延年,促進身體排毒,減少腎臟負擔。

花楸桑果茶,泡水喝,可益腎精,抗衰老,促排毒,保護腎臟健康。

用黑果花楸、黑果枸杞、桑葚果、洛神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益腎、益精、黑髮明目、利尿排結石。

中醫講,黑色入腎,黑果花楸,對於腎臟健康有益,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極強,可延緩衰老,促進細胞新陳代謝。

洛神花,泡水喝,有助於排結石,減少腎臟內結石的形成,保護腎臟健康。

桑葚果入藥,始載於 《唐本草 》,其味甘,入腎經,益腎滋陰、黑髮明目、祛斑延年。

黑果枸杞,是一種獨特的藥食兩用植物,具有補腎益精、生津止渴、 補腦、抗衰老和活絡通經作用。

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補腎益精,延緩衰老,保護腎臟健康,十分有益。

3、補睡眠

據調查顯示,相比每晚睡7-8小時的人,那些每晚睡眠時間,不足5、6小時的人,其蛋白尿發生風險會明顯增加,腎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建議,腎不好的人,儘量不選那些會打亂作息、經常熬夜的工作,以免損失健康。

另外,每晚最好在11點之前入睡,可以適當泡腳,按摩腳底的湧泉穴,這樣可以促進腎臟健康。

【動三處】

1、揉耳

中醫講:腎,開竅於耳,經常做捏耳動作,有助於益腎填精。

雙手搓熱,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2-3分鐘即可。

2、按腳

因為腳底的湧泉穴可入腎經,所以,經常按摩湧泉穴可以益精補腎、強身健體。

中醫理論中,湧泉穴,是身體濁氣下沉的地方,在按摩之前可以先泡一下腳,然後用左手按摩右腳心,右手按摩左腳心,通過這種交替按摩的方式,可以起到明顯的強腎效果,大家可以試試哦!

3、腳腕

位於人體的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有一個穴位,太溪穴。

經常按揉,可溫腎助陽,有補腎氣的作用。對手腳冰涼的人,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方法:拇指指腹由上往下刮按太溪穴,左右兩腳各刮按3分鐘左右,每日早晚各一次即可。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患有腎結石,可以通過飲食調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