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滿心滿眼都是和煦的Sunny。想到兩千多年前孔門樂事“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王右軍於蘭亭,惠風和暢,可以一醉矣;蘇軾千里之外的驚濤拍岸,檣櫓灰飛煙滅;南國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冬的沉潛,終於換來這春日的酣暢淋漓。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用“天地以生,萬物以榮”的句子來描繪春天,讀來美好得如同詩經,而此時的先人們,正“披髮緩行”,穿著寬袍大袖,披散頭髮,優遊四方,“以使志生”。
可見在這麼美好的春天,正常情況下,人體應該是處在最順暢、最放鬆的時候。我們講“筋柔百病消”,春天的我們心情舒暢了,身體能不能安然無恙呢?然而,春天的賜予,還真不都是美好的,在鍼灸門診,此時看到的許多疾病,多與這春氣有關。
許多疾病與春氣有關來的患者裡很多是頭面部的疾病,表現為面癱、頭痛、眩暈、耳鳴,還有面部肌肉的抽搐。《黃帝內經》認為人體五臟和天地之氣是相接通的,人體的五臟對應著天地的五種時氣,稱為“經風”。有“經風觸五臟”之說,意思是天地之氣偏離正常,就可以變成邪氣直接傷害五臟。
春氣對應的是肝臟,“東風生於春,病在肝,輸在頸項,故春氣者病在頭”,春天疾病的特點,就是多發於頭面部。春天多風,風的特性是多變而搖動的,春天喜歡外出遊玩的人們、喜歡喝酒的大老爺們兒、還有怕熱開窗睡覺的人們,都容易被這看似和煦的春風趁虛而入。
風是從哪裡進去的呢那麼,風是從哪裡進去的呢?《內經》告訴我們,“輸在頸項”。這些患者,可以摸摸自己的脖子,肌肉是不是很僵硬?特別是在風池、風府兩處點按,都會有明顯的疼痛。如果點按的手法得當的話,點按風池穴,過電感可以通達到眼睛和鼻孔。單純的按摩頸部,放鬆肌肉,再點幾個穴位,有些症狀,比如頭痛、頭暈就會明顯緩解。
近日筆者的室友,夜班吹了風頭痛難忍,還有鼻塞的症狀,給她點按風池,感覺一下就到鼻竅和頭頂,鼻子立刻通暢了,頭痛也緩解了大半。當然,對大多數人,這些還不夠。鍼灸門診中來診的這些患者,醫生也多在頸部取穴,風池是必取的穴位。
另外,春天筋病多發,“病在肝,是以知病在筋也”。面癱、面肌痙攣,肩周炎、腰腿痛、膝關節疼痛這些,都是風邪客於肌肉,導致的“筋傷”,有些是陳舊的毛病,春天再次受風,所以加重。
比如很多肩周炎的患者發現自己肩膀的筋好像更短了,鍛鍊起來更加費勁。許多看似與筋無關的疾病,如頭痛、耳鳴、眼睛乾澀,甚至包括血壓不穩定,都可能與頸部肌肉緊張有關。頸部肌肉緊張,壓迫血管,可以直接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這些症狀歸根結底還是筋的問題,在治療方面,通過鍼灸放鬆頸部肌肉,多能有效改善。
怎麼順應春氣春天容易生“筋病”,另一方面,如果順應春氣的生髮,也可以使人體的筋變得柔和。怎麼順應呢?《內經》裡面說“生而勿殺,賞而勿罰,予而勿奪”,天地是這樣,回到個人身上,就是別跟自己較勁,用寬和的態度對人處事,多給予、多養護。
這句話看起來更像是修身的準則,與疾病無關。其實在當時當世,醫學將人體與藥物都研究得不能再透徹,可是回到疾病本身,最簡單直接的觀察往往是根植大地,而與心靈相關。
就像人遠遊後,最終會回到家鄉,從腳下的土地獲得歸屬感一樣,這一句“生而勿殺,賞而勿罰,予而勿奪”,對人的要求和天地是一樣的。凡人渺小如我,看到這樣的話,胸懷不禁為之一暢,在此與諸君分享。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