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以氣血為本,人之有形不外血,人之有用不外氣,氣血平和則身安無病,氣血失和則百病由生。
《醫學心悟》中說:“且氣之為病,發為寒熱,喜怒憂思,積痞疝癥瘕癖,上為頭旋,中為胸膈,下為臍間動氣,或喘促,或咳噫,聚則中滿,逆則足寒,凡此諸疾氣使然也。血之為病,妄行則吐衄,衰涸則虛勞,蓄之在上,其人忘,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則筋不榮而攣急,夾熱毒則內瘀而發黃,在小便為淋痛,大便為腸風,婦人月事進退、漏下崩中,病症非一,凡此諸疾,皆血使之也。”
由於氣血為患是疾病產生的本質,尤其內科雜病病因繁多、病機複雜,多髒受損,虛實兼夾,但均影響氣血的正常執行,出現偏盛偏衰,因此氣血辨證較之陰陽辨證更為具體,不僅可反映陰陽辨證的主要內容,還可彌補八綱辨證之不足。由於氣血辨證既是辨病過程中的必要環節,又是施治中的主要依據,故在辨治內科雜病中,要善於調氣血。
調氣以和血
歷代醫家有關調氣的論述很多,但論之較詳者應推張景嶽。他在《景嶽全書》中說:“夫所謂調者,調其不調之謂也。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如邪氣在表,散即調也;邪氣在裡,行即調也;實邪壅滯,瀉即調也;虛羸困備,補即調也。由是類推,凡寒之、熱之、溫之、清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靜,各安其氣,則無病不除,是皆調氣之大法也。”
我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歸納出以下幾方面。
(1)清氣
清氣即清氣分之熱邪。根據氣分邪熱之輕重分為微、輕、中、重四法。
微劑用於外感邪熱末期,或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的邪熱鬱於氣分,出現低熱,或無熱,身困不舒,口乾,鼻出氣熱,或咳或不咳,頭懵頭昏,或鼻塞流涕,大小便正常,舌質紅或淡紅,苔薄白或苔黃,脈滑數,此乃輕微邪熱鬱於氣分或伏於氣分所致,非輕清宣透疏達調和莫能解也,方用清氣湯,藥用忍冬藤、白茅根、絲瓜絡、通草、桑葉、桑白皮、金銀花、薄荷、竹葉、葦根、黃芩、甘草等。
若邪熱侵襲陽明經,或風寒化熱入裡波及陽明,出現壯熱煩渴,面赤惡熱,大汗出,口乾舌燥,脈洪大等陽明經熱盛之證,用白虎東加減。
或氣分鬱較重,夾溼或溼熱蘊鬱,或溼初起,症見頭痛惡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舌白不渴,脈濡,用三仁東加味,此為清熱中劑。
若氣分熱毒熾盛,症見大熱煩擾,口燥咽乾,錯語不眠,或頭面紅腫焮痛,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質紅苔黃,脈數有力,用黃連解毒湯或普濟消毒飲,此為清熱重劑。
另外,尚有陽氣陷於陰分,也屬氣分之鬱熱,但既有陽鬱之熱,又有陰經氣虛,虛實夾雜,更當細辨。從微觀辨證來說,可將氣分分為表中之表,表中之裡,層次分明,體現了表裡之相對性與可分性。至於陽邪陷於何種陰經,要加詳辨。
(2)理氣
理氣,即疏理氣分之鬱滯。人若氣血流通,病安從作?一有怫鬱,病即生焉。如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化不化,或鬱於氣,或鬱於血等。
《內經》言“百病皆生於氣”,後人言“百病皆生於鬱”。治鬱之法,《內經》雲:“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洩之,水鬱折之。”根據內科雜病多鬱或兼鬱的特點,將氣鬱分為上焦、中焦、下焦及三焦之鬱四部分。
上焦氣鬱關乎心肺,神之原總由於心,因情志不遂,則鬱而成病,肺主氣,“諸氣膹鬱,皆屬於肺”。心肺氣鬱出現胸悶不舒,脅脹氣促,咽喉憋悶,藥用合歡皮、全瓜蔞、薤白、枳殼、桔梗、烏藥、白檀香等。若上焦氣逆則用枇杷葉、炒枳殼、赭石、厚朴、炒紫蘇子、白前、旋覆花等降逆氣。
中焦氣鬱與肝膽、脾胃關係密切。肝主疏洩喜條達,脾主運化升清氣,胃主受納降濁氣,膽疏洩膽汁。中焦氣鬱則肝失疏,脾失升,胃失降,膽失洩,出現脅肋脹痛,脘腹痞滿,嘔惡吐逆,噫氣口苦,腹痛腸鳴等。肝脾失調應分為肝強脾弱,肝弱脾弱,肝弱脾強,肝氣犯脾,膽氣犯胃,分別治以逍遙丸、昇陽益胃湯、半夏瀉心湯、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或蒿芩清膽湯等。具體到單純的脾氣鬱、胃氣鬱、肝膽氣鬱,則對應施治。
下焦氣鬱,多由於腎氣虛弱,推動無力,氣行不暢,出現小腹墜脹,單用理氣藥物乏效,選用金匱腎氣丸加補骨脂、小茴香,取其壯腎斂氣歸元,鬱濁之氣歸膀胱,氣化而出。清代韋協夢《醫論三十篇》中說:“古方金匱腎氣湯乃脹滿之聖藥。方中桂、附補火,地、薯補水,水火交媾,得生氣之源;而肉桂又化生舟楫,加苓、澤、車、膝為利水消脹之佐使,故發皆中節,應手取效。今人動用利氣消滯之藥,劫效一時,而貽害無窮,亦何弗思之甚耶?”遇腎虛腹脹,多加用補骨脂,效果較著。對三焦氣鬱,即機體的整個氣機鬱滯,出現面目及四肢鬱脹,胸悶咽憋,脘腹脹滿等,治療可採用經驗方鬱達湯。
(3)補氣
內科雜病,一方面多鬱,另一方面則多虛。在治氣虛方面,除重視補臟腑之氣外,尤要注重補大氣、補中氣、補元氣。
大氣乃《內經》中所謂之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司呼吸,胸中大氣不足或下陷,則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呼喘,或胸脅脹滿,心悸怔忡。
努力呼吸莫作氣逆而降氣,似呼喘莫作平喘,胸脅脹滿莫作氣滯而行氣,此乃大氣虛衰之象,選《醫學衷中參西錄》之升陷東加減。
補中氣常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中氣不足或中氣下陷引起的諸多疾病,諸如發熱、感冒、頭痛、眩暈、洩瀉、胃脹、心悸、子宮下墜、脫肛、自汗等,臨床以倦怠乏力,氣短頭暈,面色少華,大便溏薄,脈沉細弱等症狀多見,不能硬搬西醫診斷病名而應用之。
其加減用藥,以兼腎陰虛者,加山藥、茯苓、山茱萸,正好為半個六味地黃湯,說明補益後天脾土的同時,不忘補先於腎虛;另加茯苓等,與原方中黨蔘、白朮、甘草組成四君子湯,益氣補中,健脾養胃;兼血虛者,加白芍、熟地黃、枸杞子,與方中當歸配伍增強補血之功;兼虛陽上擾者,加生龍骨、生牡蠣、天麻、鉤藤,以平潛亢奮之虛陽而不傷正氣;兼氣虛發熱者,加白芍、白薇、知母,以滋陰清熱,使補氣的同時不傷陰血;兼外感者,加金銀花、連翹、桑葉、荊芥;兼陽虛者,加附子、淫羊藿、仙茅以益氣溫陽。
元氣,《內經》稱之謂“真氣”,稟受於先天,與谷氣相合而存在於人體內,有推動人體的生長髮育、抵抗病邪侵襲和祛除病邪的作用,人要長壽,須善於保養此氣。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因此,在臨床中要重視元氣的盛衰,並善於調補元氣。自擬固元湯,即為補元氣而設。
理血以和氣
人身之中,氣為衛,血為營。《內經》雲:“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髒,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血液之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貯藏於肝,宣佈於肺,施洩於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
《內經》又云:“血之與氣,異名同類。”故氣即無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氣。人之一身,氣血不能相離,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血相依,迴圈不息,因此,調血總關乎氣,氣旺則血旺,治血虛除補血外應兼顧補氣。
針對臟腑生理特點的不同,採用的補血方法也不盡相同,如心主血脈,故心血宜養宜活,藥選當歸、生地黃、白芍、川芎、龍眼肉、丹蔘、炒酸棗仁等;肝主藏血,主疏洩,肝血宜補宜疏,藥選當歸、生地黃、白芍、何首烏、香附、鬱金、枸杞子等;脾主統血,主運化,脾血虛宜養宜攝,藥選當歸、龍眼肉、阿膠等;腎主蟄,封藏之本,腎血虛宜養宜斂,藥選熟地黃、白芍、懷牛膝、枸杞子、當歸、女貞子、肉蓯蓉等;肺主肅降,主氣,肺血虛宜潤宜降,藥選當歸、生地黃、百合、龍眼肉、阿膠等。
氣滯則血瘀,故治血瘀之證,除用活血化瘀藥物外,宜選加調氣之品。
本文選自《張磊醫案醫話集》,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張磊。人衛中醫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