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督脈,我們中醫把它叫陽經之海,它是一身陽氣的總督。什麼叫陽經呢?就是一切能夠推動人體產生動力的都叫陽經。我們前段時間已經學習了,我們身體裡面的陽經有六條,分別叫手三陽和足三陽。這六條陽經,最終它最精純的那個陽氣,都要匯到督脈裡面。

督脈就像一個大保險箱,平時六陽經有多餘的氣,就把它收集在這個保險箱裡面。如果說這六陽經的陽氣不足了,那保管箱裡面就可以把那個陽氣,重新分佈到需要的地方去,按需分配。所以說督脈是調節內臟運動規律和運動形態的一個最主要的開關。督脈絡腎,與腎氣相通,腎主生殖,故督脈與生殖功能有關係。

“督脈循行”

督脈起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部,向後、向上行於脊柱的內部,上達項後風府,進人腦內,上行巔頂,沿前額下行鼻柱,止於上脣內齦交穴。

【原文】

《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輸①,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②。

註釋:

①下極之輸:指脊柱下端的長強穴。

②腦:此下《甲乙經·奇經八脈第二》有“上巔,循額,至鼻柱”七字。

從循行來看,督脈起於胞中。一源三歧,任、督、衝三條大脈都從這開始。然後下出會陰,向後延著脊柱的內部上行,到達脖子上的風府穴以後進入腦內。所以為什麼鳩尾可以治神志病?因為督脈入腦內,它直接跟神志相關。

督脈可以治的主要是神志病、熱病,還有它循行部位的一些疾病。

“督脈的腧穴”

1、長強穴

長強穴在尾骨尖與肛門之間的中點,伏臥取穴。

長強,長,如果讀chang,就表示延綿不斷的意思,如果讀zhang,那就是生長、長大的意思;強,顧名思義,就是強壯之意。意味著這個穴位的氣血很強盛。古人對這個穴位還有一個解釋,叫“迴圈無端之謂長,健行不息之謂強。”

長強穴是督脈的第一個穴位,,是督脈的起始穴,陽氣就從這裡開始生長。在治療小兒疾病上有一個方法叫捏脊,捏脊的開始處就是長強穴,對於小孩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原因就是它振奮了人體的陽氣,所以中醫說“長強為純陽初始”。

這個穴位能夠不斷的補充陽氣,還能夠化生陽氣。古代人很重視生育,對於男性不育的患者,古代善於灸長強,陽氣足了,生長的力量就強。

補充陽氣,刺激長強穴。可以趴在床上,將雙手搓熱,然後趁熱順著腰椎尾骨往下搓,搓100下,讓長強穴處感到發熱。對於中氣下陷證,如脫肛、痔瘡、便祕、閉經等,都可以通過按摩長強穴來防治。

另外,經絡是一條線,是前後相應,上下連通,互相對應的。長強處於下,則對應於腦。因此,對於腦袋的病變,尤其精神疾病,我們常用針刺長強,來治療精神類疾病。

2、腰陽關穴

腰陽關,在第四腰椎棘突下,約與髂qià嵴相平。

腰陽關,陽關,就是陽氣的關卡,是陽氣通行出入的門,處於腰部。

腰陽關穴是人體真火陽氣到達命門所必須經過的關隘,同時位居腰骶部,是人體上下左右活動的樞要之處。陽關至此,最易受到陰邪阻滯,凡是疲勞或人體陽氣不足者,多首先表現為此處痠痛,因此腰陽關穴是調理腰痛和通調人體陽氣的要穴。

對於腰部冰冷、腰痛等病症,常用艾灸的辦法。對於部分久病的病人,在腰陽關可以看到一些淺表的青黑色淺靜脈,這時候,我們選用的應該是刺絡拔罐。

按摩腰陽關穴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溫補腎陽,能疏通經脈,使陽氣順行而上。

3、命門穴

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時,正坐或俯臥位,取一線過臍水平繞腰腹一週,該線與後正中線交點處,按壓有凹陷處即為此穴。

命,人之根本,門,出入的門戶,也就是人體生命之門的意思,它是人體先天之氣蘊藏的地方,也是人的生命之根本。可見這個穴位的重要性。

我們說,人的生命存在,全靠人體的一絲真陽。這陽氣指的就是腎陽,腎陽就藏在命門穴當中,而腎陽不足就會導致腎水不能正常地流動,從而出現生殖方面的諸多問題。一般來說,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按摩刺激命門穴來進行緩解和改善。又可以起到強腎固本、溫腎益陽、強腰膝、固腎氣的作用。

命門穴還可以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它是能讓人體保持年輕狀態,健康長壽的重要穴位。經常按摩命門穴,能夠延緩身體的衰老,讓您青春煥發。

4、至陽穴

至陽穴,在第7胸椎棘突下,約與肩胛骨下角相平。

至陽,至,就是到達的意思;至陽穴位於背部督脈處,背為陽,腹為陰;督脈統一身之陽,所以督脈為陽中之陽,應白天的天空,而至陽在督脈背部的中點,是天空的中心,應天空的穹頂,所以稱為至陽。

所以,我們對於陽氣通行不暢的疾病,可以選用這個穴位。臨床上,常見的背部肌肉疼痛,或者背部發冷的病症,可以取至陽穴進行艾灸,取溫通的作用,協助陽氣通達。而且我們臨床上可以觸診,對於那些經常熬夜,耗損陽氣的人,這個穴位按壓會有異常的疼痛。

至陽穴,可以預防心絞痛,平時感到心慌、胸悶、心跳時快時慢,尤其是情緒不穩定時,這種現象更為嚴重,這時候除緊急就醫外,還可以通過按摩至陽穴來進行輔助治療。

5、靈臺穴與神道穴

靈臺,第6胸椎棘突下。

靈臺,是古代君王公佈命令的地方,相比於人體,就是指我們做決定、思考的行為。

神道,在第5胸椎棘突下。

神道,就是神靈通行的道路,也就是說這個穴位是神出入的地方。

這兩個穴位都與心神相關,善於治療精神類疾病,比如我們的失眠。如果我們精神思慮太過,耗損精神,那麼我們可以按揉靈臺穴進行放鬆;或者通過艾灸來溫陽精神。

神道也是,一個人神不守舍、心神不寧,那麼我們可以採用這個穴位,把神引回來。治療的方法可以點穴、艾灸或者刺絡放血。

6、大椎穴

大椎穴,定位:第七頸椎棘突下,約與肩相平。即在低頭時,頸後最明顯的那個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大椎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之所以叫大椎,因為第七頸椎的骨性標誌最明顯,我們可以在脖子後面摸到最突出最大的骨頭,這個骨頭下面,就是我們的大椎穴。

古人稱大椎為“諸陽之會”,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大椎又是督脈與手足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

這個穴位在脖子後面,我們最容易晒到太陽的地方。因此,這個穴位陽氣最足。

大椎穴是鍼灸的要穴,但凡人發熱、發燒了,鍼灸大椎,或者在大椎放點兒血,拿刮痧板刮大椎,出點兒痧,燒就退了,所以大椎有洩熱的功效。

還有,風寒很容易從大椎這塊進去,我們平常要多用手搓搓大椎可以免受風邪之害。

平時,我們也可以多晒晒太陽,晒大椎穴來補充我們人體的陽氣,也是一種養生保健的辦法。

大椎穴也可以用來臨床上診療人體體質。陽氣比較虛弱的人,大椎穴區域性的面板比較厚,脂肪比較多。因為如果大椎穴陽氣不足,不能夠抵抗風邪,那麼它就會反射性第增加區域性面板的厚度或者脂肪的堆積。就如我們人冷了,要多穿一件衣服一樣。

7、上星穴

上星穴在前髮際線上1寸。

上星穴,穴位在上,所以,名為上;星,是根據穴位的功效來命名的。中醫把五官七竅,比如天上的北斗七星。這個穴位叫星,就暗示了這個穴位可以治療我們頭面七竅的疾病。

督脈是通行於鼻子的。所以這個穴位通七竅,首先最大功效就是通鼻竅。對於過敏性鼻炎、或者感冒鼻塞,這個穴位都有效果。

除此之外呢,上星穴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頭痛中的一種——前額頭痛。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因為什麼事鬧心,覺得頭痛,甚至會拿頭去撞牆。人們大多覺得他這是痛得抓狂了。其實,這也是身體在進行自我調節。

撞牆的那個部位剛好就是我們的上星穴所在的位置,把前額的頭髮向後梳,向上1寸的地方就是上星穴。頭痛的時候,不用採取撞牆那樣激烈的方式,只要用手指在上星穴處用心地按摩,症狀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了。

8、水溝穴

水溝穴,位於上脣上中部,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的交點。

說水溝穴可能大家不熟悉,如果說這就是人中穴,大家估計會了解一點。這個穴位上面是鼻子,下面是嘴。鼻子吸的,我們之前說過,是天氣,是清氣,屬於天;嘴巴是吃東西的,給脾胃輸送物質的,屬於地。那麼在天地之間的,就是我們人類,處於天地之間,所以這個穴位叫人中,代表了我們人。

古語有云“急救水溝謀”,即水溝穴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急救,是我們身體的保護神。這個穴位之所以能夠“救命”,從中醫角度來講,人體出現昏迷、暈厥、癲狂,是天地之氣不同,迴圈中斷的緣故。而水溝穴為手、足陽明與督脈之會,刺激它可以使陰陽二氣相接,人自然很快就能甦醒過來。

而從西醫角度來看,刺激水溝穴不僅可以升高血壓,保證各臟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動,還有利於節律性呼吸活動的進行。

急救時刺激水溝穴最好的方法是指掐,這樣可以達到針刺的效果。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時用力掐,給予水溝穴強烈刺激,可以很快使人甦醒過來。

如果是比較輕微的頭昏或中暑,也可以採用按揉法刺激水溝穴。

除此之外,經常刺激水溝穴還具有補腎強腰、協調陰陽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腰扭傷等疾病。

9、齦交穴

齦交穴,在上脣繫帶與齒齦相接處。

齦,同“齗”yín,《說文》:“齦,齧也。”齗,齒本也,指齒根肉也。交,有交會之義。本穴適當口內門齒齒根部,為任督二脈與胃陽明經交會的地方,故名之。

齦交穴就是督脈的最後一個穴,督脈是起於胞中,出於會陰,經長強。從後背正中一直循行到齦交。它的循行是經過直腸的,而痔瘡是發生在直腸的病變,痔瘡可以在齦交找到反應點。

齦交穴治痔瘡是中醫下病上治的一個典範,簡單說就是針刺或切割口腔裡的齦交穴治療痔瘡。而且對於一些痔瘡的病人,可以在這個穴位上看到一些增生的小囊,象繫帶上面掛著一些小葡萄一樣。用這個穴位治療痔瘡,我們就是要找到這些小囊,用針去點刺。

“督脈經穴歌和主治表”

每條經脈的穴位很多,我們不可能逐一介紹。對於經絡特別感興趣的朋友,其他沒有涉及到穴位可以自學。為了方便大家系統記憶督脈的28個經穴和相應的主治,我們把督脈穴歌和腧穴主治提要表列一下,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學習。

督脈經穴歌(共28穴)

督脈廿八行於脊,長強腰俞陽關密,

命門懸樞接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逸,

靈臺神道身柱長,陶道大椎平肩列,

啞門風府上腦戶,強間後頂百會率,

前頂囟會下上星, 神庭素髎水溝系,

兌端開口脣中央,齦交脣內齒縫間。

督脈腧穴主治提要表

記得關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胃癌大多數是“忽視”出來的!有這4種不適跡象,儘早做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