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導讀:疾病穴位按摩大家找準位置、耐心實踐。也許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到你。沒有萬能的穴位,只是前輩們總結的常見經驗有效穴位。文章的內容旨在讓普通朋友都能夠看懂和運用。後面會陸續推出單個病的穴位詳解已經由點到面的人體經絡系統。繼前面三篇常見疾病後(需要了解請翻主頁)之後,本文也有10個常見疾病特效穴位。

31、人體降糖藥——然谷穴

人體裡也自備了“二甲雙胍”,那就是然谷穴。(春季老人虛火旺,也是按摩此穴位,不清楚的翻閱春季上火這篇文章)。

然谷,屬足少陰腎經。然,燃也。谷,兩山所夾空隙也。該穴名意指腎經外湧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腎經湧泉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性溫熱,至本穴後水液大量氣化水溼,經水如同被燃燒蒸發一般,故名。

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覺時往往會覺得口乾舌燥、內心煩亂,許多人在夜間不得不備上一杯白水用來解渴。然谷穴有一個功效,那就是受到刺激以後,會使口中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得多了,口中也就不覺得那麼渴了,口乾舌燥的症狀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還有,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會感到內心煩亂,是因為心火太大。然谷穴是腎經上的穴位,腎經屬水,刺激然谷穴就可以將腎水引下來。水能滅火,我們把心火澆滅,心裡自然也就不會煩亂了,

【位置】在足內側,先找到足內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塊隆起的骨頭,這個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操作】推拿然谷是很有講究的:首先要準確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後馬上放鬆。當大拇指按下去的時候,穴位周圍乃至整個腿部的腎經上都會有強烈的酸脹感,但隨著手指的放鬆,酸脹感會馬上消退。等酸脹感消退後,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複10~20次。雙腳上的然谷穴都要按。如果是自己給自己做,則兩個穴位可以同時進行,當酸脹感再也不退去的時候即可。長期堅持能夠很好地輔助治療糖尿病。

32、煙癮犯了——甜美穴

過去中醫推薦戒菸找列缺,現在發現,列缺附近的甜美穴效果更佳。

【位置】甜美穴在列缺穴與陽溪穴連線的中點處。兩手虎口相交,食指指肚搭在手臂上的位置就是了。

【操作】可以每天用大拇指或者按摩棒來刺激這個穴,直到有酸脹感為度,對於煙癮有很好的剋制作用。用大拇指甲掐按甜美穴,至雙手有沉重麻木感,或歡快感,或口有異味、金屬味為止,10次為一療程

33、反酸打嗝——巨闕穴

在所有胃腸疾病症狀中,反酸和打嗝是最讓人傷腦筋。要麼就是寢食難安的折磨,要麼就是沒完沒了的吃藥。

中醫認為,反酸、打嗝因為胃氣不降,胃氣上逆。醫術上說,“胃主通降,以通為和,以降為順”。所以,想辦法“降胃氣”是叫停反酸、打嗝的關鍵。我們身上就有這樣一個“按鈕”是專門負責“降胃氣”的,它就是巨闕穴,任脈上的一個重要穴位,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的地方,刺激該穴對於胃氣不和導致的反酸、打嗝有很好療效。巨闕穴還有一個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療口腔潰瘍。

【位置】巨闕穴位於上腹部的前正中線上,肚臍上6寸。大家找的時候可以這麼找,在膻中穴下面有一個心蔽骨,就是胸骨中線和上腹相交的地方,心蔽骨和肚臍正中間是中脘穴,中脘穴與心蔽骨的正中就是巨闕穴。

【操作】按這個穴位時候,可將大拇指彎曲,用拇指關節的地方壓按穴位,早、午、晚飯後各按一次,每次15分鐘,每天堅持,效果顯著。

34、落枕——手背上落枕穴,配合腿上承山穴

導致睡覺落枕的症狀常常是因為夜間睡覺的時候不正確的姿勢引起的,又或者是在睡覺的時候受涼了,頸部受風寒導致。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脖子還很正常,到第二天醒來就出現脖子痠痛症狀,不能轉動。

脖子落枕怎麼治?配合承山穴(承山穴也是祛除人體溼氣的重要穴位)。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控,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俯臥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腸肌部出現人字陷紋,於其尖下取穴。

【操作】落枕穴:在按摩的時候,用食指指腹,或原子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鬆多了,兩隻手指也要按壓。

承山穴:按摩左側落枕按壓右側,右側落枕按壓左側穴位。每次用力按壓5分鐘,力度以能承受為限。症狀輕的按壓一次就可緩解。重的需要反覆按壓,堅持幾天。患者俯臥於床上,術者用拇指壓按兩側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腓腸肌(腿肚)兩側肌腹下方,伸小腿時,當肌腹出現交角處便是。取壓痛明顯的一側穴位,用指壓法,以患者能忍受為限度。同時囑患者活動頸部,活動幅度由小到大,逐漸加強。指壓的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每日1次,一般1-2次即愈。

35、止嘔吐——摩擦心窩

能抑制噁心的經穴在心窩到腹部的位置,包括了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三個經穴。有人乘車時因噁心、緊張而感到不舒服時,酒喝多想吐時,人們通常是撫摩他的後背。止噁心的經穴並不在後背,而是在心窩到腹部的位置。

【位置】心窩到腹部

【操作】用手指尖使勁地在心窩處上下摩擦,約經二三分鐘後,噁心就會自然停止,且能消除掉胃的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此法簡單易行。

36、女性月經痛——三陰交、內關

三陰交、內關對月經痛非常具有效果的。

三陰交,三條陰經(肝腎脾三經絡)交會處,婦科三陰交,亦有美容,緊緻臉部肌肉,防止肌肉下垂等作用。對女性非常重要,是女性病症中不可欠缺的穴位。

內關穴,按揉內關能緩解盆腔肌肉痙攣,起到理氣活血止痛作用。

【位置】三陰交是從腳部內側的腳踝,沿著骨往上四指壓至最疼處。

內關穴:在手腕的內側,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

【操作】首先指壓三陰交,一面緩緩的吐氣,每隔6秒鐘用力按壓一次,重複20次。再指壓內關穴,一面緩緩吐氣,用力按壓2秒鐘,反覆做5次。請以同次數按壓左右。如此,月經痛便會消失。

37、膝關節疼痛——膝眼

關節痛並不僅限於膝蓋,有時腳脖子、手腕、手臂也會感到疼痛。指壓“膝眼”對關節痛非常有效。

膝眼穴

【位置】將膝蓋折成直角時,在膝蓋下面凹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

【操作】指壓時用雙手中指,一面緩緩吐氣一面強壓6秒鐘,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

38、老人痴呆(阿爾茨海默病)——養老穴

養老穴,屬手太陽小腸經脈的郄穴(各經經氣深集的部位),出自《鍼灸甲乙經》。“養”,即生養、養護之義。“老”,與少、小相對,為長為尊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同合於頭之天部的純陽之氣。本穴物質為陽谷穴傳來的炎熱之氣,出本穴後脹散並化為水溼成份更少的純陽之氣,與天部頭之陽氣性同,故名養老。是調治老年人疾病的重要穴位,所以稱為養老穴。

經常按摩養老穴,對老年人身體器官退化、衰老等各種疾病療效明顯。對老年病像血壓高、動脈硬化、頸椎病、老年痴呆、頭昏眼花、 胸悶氣短、耳鳴耳聾、記憶減退、手指麻木、上肢痠痛等。另外,對落枕、閃腰岔氣、呃逆等疾病,也非常有效。

【位置】位於手腕處,取穴方法,先將掌心向下,在手腕處突起的骨頭最高點取穴,然後屈肘掌心轉向胸前,穴位恰好落在了該突起骨頭附近的縫隙內,此處便是養老穴。

還有一種取穴方法,我們把一隻手手心朝下,平放在胸前,另一隻手的食指點在手腕關節高出的那塊骨頭上,然後手往裡一翻,食指就跑到一條縫裡面去了,這個縫就是養老穴。

【操作】用食指的指尖垂直向下按揉,穴位處有酸脹感,每次左右兩穴位各揉按2~3分鐘,每天早、中、晚各揉按1次。

39、失眠特效穴——安眠穴

失眠穴是治療失眠的特效穴,但除此之外,對於頭痛,眩暈,心悸,煩躁,癔病,癲癇,精神病,耳聾,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安眠穴,又名:生髮穴,艾灸此穴對於頭髮脫落、稀疏、禿頂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位置】 在頸部,耳後高骨的外後緣。用你的小手指頭頂住耳垂,五指併攏,中指壓的位置就是安眠穴,它正好在髮髻裡,枕骨的邊緣上。

【操作】用您的手指尖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30次,或者用指尖點壓此穴1~3分鐘,就會有一些您意想不到的效果。

40、促進荷爾蒙的分泌——摩擦腿根

腿根摩擦法對有性慾倦怠的夫婦非常合適。按摩可促進內分泌性荷爾蒙旺盛。但

男女所做方法不同。

女性——要將雙手各放在腿根內側,斜著摩擦三十六次,然後在下腹部左右摩擦三十六次即可,注意摩擦的時候,要往腿根裡側摩擦,摩擦方向不要弄錯,否則不會收到良好效果。

男性——摩擦時用一手把陰莖靠攏一邊,用另外一隻手摩擦,與女性一樣地做由下而上摩擦腿根三十六次,然後換手,做同樣地摩擦,接著由下而上提升陰莖,摩擦下腹部三十六次即可。

健康就是對身體最大的負責。

穴位按摩,重在實踐,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溫經散寒,養血通脈——當歸四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