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這些美味食物的吸收轉輸與中醫之脾密切相關,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會因肥胖或者舌苔的厚膩被提及溼氣重、脾氣虛等概念,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脾虛以及痰溼。

中醫之脾位於腹中在膈之下,與胃相鄰,它在體合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脣,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長夏之氣相通。

脾主升清,脾氣之升動,可以將胃腸道中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輸於心、肺等髒,又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濡潤全身。

脾臟生性喜燥惡溼,當脾氣虛衰為溼濁所困時,升動失常,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輸布執行失常,化為膏脂並與水溼留滯於體內而致肥胖,而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因得不到精氣血津液的濡潤不能發揮正常功能。

脾氣升清與胃主降濁相對而言。“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氣不升,上不得精微之滋養可見頭目眩暈;濁陰不降可見腹脹滿悶、便溏、洩瀉。

此外,脾氣之升還體現在升舉內臟的功能,它可以維持內臟位置的相對穩定,而中氣下陷則會出現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疾病。

脾氣還有固攝血液正常執行而不逸出脈外的功能,故言“五臟六腑止血,全賴脾氣統攝”,若脾氣虛弱,氣衰而固攝作用減退則可出現便血、尿血、崩漏等,稱為脾不統血。

內溼指的是內生之溼,與脾有密切關係,故有“脾虛生溼”及“溼困脾運”等說。

內溼的形成,多因素體肥胖,痰溼過盛;或因飲食失節,過食肥甘,縱飲酗酒,內傷脾胃,以致脾的運化、輸布津液的功能障礙,聚而成溼,且可有寒化、熱化之分。

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內溼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

內溼與外溼雖有不同,但常相互影響,外溼發病,多犯脾胃,導致脾失運化,溼從內生;而脾失健運,又容易招致外溼的侵襲。

兩者在病理特點方面具有相同之處,比如黏著不易速去,溼性重濁趨下等。但內溼黏膩,更易阻滯氣機,導致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常。

若溼鬱化熱,或溼熱內生,則可形成溼熱證候。

痰飲是人體水液代謝障得所形成的病理產物。稠濁為痰,清稀為飲。有形之痰,指視之可見、聞之有聲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鳴。

無形之痰,是指只見其徵象,不見其形質的痰病,如眩暈、癲狂等。

痰飲的形成與肺、脾、腎、肝及三焦的機能失常密切相關。

肺失宣降,水道不利,可聚水生痰飲;脾失健運,水溼內生,可以凝聚生痰,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之說;

腎陽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聚而化生痰飲;肝失疏洩,氣機鬱滯,津液停積而為痰為飲;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亦能聚水生痰。

故而凡與津液代謝密切相關之臟腑的機能失調,還包括對津液代謝有影響的致病因素,均可以導致痰飲形成。

參苓白朮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治療脾虛溼盛證及體現中醫治則“培士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劑。

方藥組成為蓮子肉 薏苡仁 砂仁桔梗 白扁豆 白茯苓 人蔘 甘草 白朮 山藥共為細末,棗湯調下。

主治: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洩瀉,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其中人蔘、白朮、茯苓益氣健牌滲溼為君;山藥、蓮子肉助君藥健脾止瀉,並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朮、茯苓健脾滲溼,均為臣藥;更用砂仁醒牌和行氣化溼,是為佐藥;桔梗宣肺利氣,通調水道,載藥上行,培脾土生肺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共為佐使。

綜觀全方:補中氣,滲溼濁,行氣滯,使脾氣健運,溼邪得去,則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湯(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基礎上加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

兩方均有益氣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湯以補氣為主,為治脾胃氣虛的基礎方;參苓白朮散兼有滲溼行氣作用,並有保肺之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如何正確地補鈣?你真的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