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關節是人體的重要連線結構,其主要作用是運動,也有承重的作用。構成關節的結構除骨性結構外,還有軟骨、半月板、韌帶等軟組織結構,這就決定了關節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導致了關節的易損性。判斷一個好的關節有三個指標:無疼痛感、穩定性好、活動良好。三者中有任何一個或兩個或三個出現異常,那麼關節就屬於不正常或者說存在關節病。關節病在國人中非常多發,也易早發,最常見的是退行性骨關節炎。據研究,國人在體質上存在對內翻膝的易感因素,羅圈腿的發病率高於西方人群。另一方面,國人的一些生活方式,比如如廁蹲坑,需要深蹲的動作,也會加重膝關節負擔。由於關節的使用頻率非常高,而且關節軟骨從30歲就開始退變,軟骨的含水量變少、脆性增加、粘彈性降低、抗磨損效能下降,所以更容易受損傷而退變。由於外傷而導致的關節病變就更容易理解了,凡此種種因素,均可導致關節病。如何早期診治防,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重視自查,早期診治。

從中年開始,甚至從青年開始,關節軟骨就開始退變。人們心裡應有一根弦,始終保持對關節病變的警惕性。如果坐久了,突然起身邁步困難,活動一會就能走,走了一會又痛,坐下歇會痛又減輕,就要警惕軟骨病變了。疼痛是關節病最早出現的症狀,也是最主要的症狀;如果出現反覆膝部酸脹、疼痛、上下樓痛,乃至受涼受潮後關節痠痛,應重視這些初期的不良徵兆,並尋求專業人士診治。

二、適當減肥,養練結合。

肥胖往往加重關節的負擔,加速關節軟骨面的磨損,美國AAOS建議對於有症狀的骨關節炎患者,如果體重指數(BMI)超過25 ,就應該減肥。如果出現關節病變,不能單靠養,而要養練結合,遵循“休息關節,鍛鍊肌肉”的原則,減少軟骨的磨損。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既不增加關節負重,又能鍛鍊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游泳對脊柱也有保健作用。散步最經濟、最安全、最宜長期堅持,關節炎患者步幅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否則容易加劇關節磨損。另外,早晚可在床上仰臥,重複直腿抬高同時屈踝以鍛鍊股四頭肌肌力,增加對膝關節的保護。

三、避免外傷,合理起居。

外傷造成關節軟骨、半月板、韌帶損傷,引起關節不穩,激發滑膜炎,導致關節退變。關節病變患者不宜進行一些增加關節負荷的活動,如久蹲馬步、蹲下起立、上下樓梯、登山等,延緩關節的磨損。還要注意防止關節受潮、受涼,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另外,不要長久穿高跟鞋,最好穿鬆軟、彈性底的鞋,以吸收震盪,減輕對關節的衝擊。

四、適當理療,對症處理。

理療可以促使血液迴圈、區域性病理代謝物吸收,產生消炎、消腫、止痛的作用。要注意理療的合理時機。對於急性期腫痛的關節,不能用產熱的理療儀,也不能進行熱敷,否則遇熱後血管和滑膜會進一步擴張,分泌更多的關節液,加重關節腫脹;而當處於非急性期,比如老寒腿,沒有明顯的紅腫、關節積液,可以熱敷或用產熱理療儀促進炎性吸收。對於有症狀的退變性關節病,可以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包括控制症狀的藥物和改善病情的藥物及軟骨保護劑。全身鎮痛藥物用藥前需進行風險評估,注意個體化,儘量應用最小有效劑量,用藥3個月後注意評估各項指標。應用非甾類抗炎藥(NSAIDs)要注意危險因素,需要權衡胃腸道、肝、腎、心血管疾病風險。關節腔注射類藥物,在中國既往指南中被常規推薦並沿用至今,透明質酸對減輕關節疼痛、保護軟骨均有效,與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相比,具有療效發揮時間更緩慢,但持續時間更長的特點(治療效果可維持6個月以上)。骨關節炎慢作用藥及軟骨保護劑一般起效較慢,目前尚未有公認的理想藥物,常用的有氨基葡萄糖、硫痠軟骨素等。

總之,早期的關節病經過對症輔助治療,能夠緩解症狀、改善功能、延緩病程。對於關節病,醫患雙方要同“護膝”,共命運,延緩自身關節的使用壽命,儘可能延緩關節置換的時間。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讀懂這7條失眠的錯誤認知,讓你和失眠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