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一直困擾著人類,俗話說十人九胃,它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與我們自身的不良習慣密切相關。
圖中可以看到,在整個消化系統裡胃處於中心,承接經口進入的任何東西,包括食物、水,當然偶爾也會有人吃些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些東西經過口腔的簡單處理,一股腦進入胃中,在裡面經過複雜處理,進一步消化或者吸收,然後再進入腸道中。
胃作為人體消化系統的重要一環,舉足輕重。不過也正因為它的地位和功能,造成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轉,或者其他一些理化反應,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
胃病高發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1.長期暴飲暴食
當我們進食的時候,沒有做到細嚼慢嚥,導致食物以比較粗糙的一種狀態經過食道進入胃內。雖然人的胃有很強大的功能,但是見到如此粗糙的食物也比較為難。
圖中可以看到,我們的胃內壁有很多褶皺,同時胃也有一定的伸縮性。在空位腔的狀態下胃內僅有50ml容量,而隨著進食可以不斷增加,最大能承受1000ml而無胃內壓增高。
胃內壁細胞分泌胃酸,屬於強酸,是胃液PH值0.9-1.5的主要原因。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具有侵蝕作用,如果分泌過多,將損傷胃和十二指腸黏膜,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胃內壁有一層黏膜,能夠分泌粘液和碳酸氫鹽,粘液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兩者共同組成粘液-碳酸氫鹽屏障,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機械損傷和胃酸的腐蝕,對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當我們長期的暴飲暴食,胃一直在滿負荷執行,如果又不能做到細嚼慢嚥,那這些因素相加就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當胃黏膜的損傷達到一定程度,即形成病變。
2.藥物和酒精
是藥三分毒,藥物治療疾病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對身體造成損傷。在所有藥物中對胃損傷最常見的要屬非甾體抗炎藥,日常用到的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都是這一類藥物。當非甾體抗炎藥進入胃內後,會抑制粘液和碳酸氫鹽的分泌, 並且抑制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降低細胞的保護作用,從而損傷胃黏膜。
而酒精除了抑制胃黏膜的分泌功能以外,還會刺激胃酸分泌,打破胃內PH值的平衡,對胃造成進一步損傷。
3.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幽門螺桿菌能產生大量的活性很高的尿素酶,將尿素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氨能中和胃酸,從而使這種細菌能在酸度很高的胃內生存。尿素酶和氨的積聚還能損傷胃黏膜層和黏膜細胞,破壞粘液-碳酸氫鹽屏障和胃黏膜屏障,導致胃部病變。
目前已公認,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
造成胃部疾病原因很多,還包括 4.應激,如嚴重創傷、手術可損傷胃黏膜。 5.物理因素,大劑量放射線照射等均可導致胃黏膜糜爛甚至潰瘍。6.十二指腸-胃反流。 7.年齡因素和其他,老年人胃黏膜可出現退行性改變;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現胃黏膜損傷改變。
對胃的治療需要根據特定型別的胃藥物。常見的胃病型別有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治療。萎縮性胃炎的胃酸分泌減少,可以採取保護胃粘膜的藥物,改善胃酸分泌的藥物,例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胃蛋白酶合劑。最好是通過胃鏡檢查,碳14呼氣試驗,明確診斷,然後對症治療。如果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有針對性的殺菌治療。
針對不同原因胃病也有相對應的藥物
質子泵選擇性抑制劑奧美拉唑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硫酸鋁能與胃黏膜黏蛋白絡合,並具有抗酸作用,對粘液-碳酸氫鹽屏障和胃黏膜屏障起到保護和加強作用。
作為胃部疾病的高發原因之一,幽門螺桿菌的殺滅至關重要。
當胃病從胃炎、胃潰瘍發展到穿孔甚至癌變時,單純用藥就無法達到治療作用,這時外科手術治療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