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身體素質直線下滑,再加上年輕時不良習慣的影響,各種疾病都開始逐漸顯現,其中尤其要警惕心腦血管疾病。
資料顯示,全球平均每6秒就有一人中風,約20秒有一人因中風離世,而在中風又以缺血性中風為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腦梗。
不管男女,50歲後,身體出現4種表現,可能是腦梗要來,別大意
表現1、肢體麻木
突然出現的單側肢體麻木無力、站立不穩,短時間內可自行緩解,但之後又會復發,要警惕是腦梗的前兆。
這時大腦供血不足,影響到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後流引起的,三高患者更要警惕。
表現2、短暫性視線模糊
一陣一陣的視線模糊、視野缺損等視力下降的表現,要警惕腦梗。
因為腦血管堵塞嚴重時,視神經、視網膜中央或分支動脈也會供血不足,導致視力下降。
表現3、舌根硬
舌根麻木、吞嚥困難,在持續十幾分鍾後短暫消失,
出現這種表現後,要及時就醫,以免突發腦梗,因為腦血管堵塞會影響大腦對四肢、口腔肌肉的調節,導致偏癱。
表現4、頻繁打哈欠
適當打哈欠可以緩解疲勞,為機體提供氧氣。
但若在休息充足的情況下頻繁打哈欠,要警惕腦動脈硬化、血管腔狹窄、大腦缺血缺氧引起的。
有80%左右的腦梗患者會在發病前一週左右出現這一表現。
不想血管堵塞,生活中要牢記"3控"
一、控鹽
高鹽飲食會升高血壓,損傷血管壁,加速脂質沉積,使血管變脆變硬,增加心腦血管的發生率,《中國居民膳食寶塔》建議成人每天攝鹽不超過6g。
二、控油
高脂肪、高油飲食,會使過多的脂肪難以排出,堆積在血管內,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的形成,易誘發腦梗。
三、控煙
菸草中含有兩千多種化學物質,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尼古丁會導致血小板黏附和閉塞,促使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一旦斑塊脫落成為血栓,隨時可能堵塞腦血管,造成腦梗塞。
除此之外,養血管,這3件事也不能少
第1件:補充植物抗氧化劑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主要因素。人體有機物氧化時,會產生對血管破壞力極強的自由基,就像機械運轉時產生的碎屑,很容易就會與血管壁細胞膜、相關蛋白質發生反應,還能將LDL-c轉化成氧化LDL-c沉積在血管,對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而抗氧化劑一般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抗氧化劑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油脂類(葵花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綠菜花、木瓜、藍莓等。
除了吃的外,還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茶飲,更利於人體吸收如綠茶、白茶、烏龍茶、韻遊菊等,經常飲用,利於軟化血管,降低血脂。
其中韻遊菊中的類黃酮作為抗氧化劑,可幫助抵消、穩定人體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血脂高的,不妨多泡著喝。
第2件:適當運動
堅持適當的運動,是預防腦梗的重要措施。
運動能增強脂肪的消耗、減少膽固醇堆積、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於預防肥胖、調節血脂、降低血壓,從而減少腦梗的發生。
建議以慢跑、打太極拳、騎單車、跳廣場舞等有氧運動為主,每週運動4~6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胸悶胸痛等不適,要中止運動;運動後及時補水。
第3件:常檢查
40歲以上,並符合以下任何一條的人,定期檢查頸動脈彩超:
• 符合任意3點: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房顫、吸菸、肥胖、缺乏運動、家族與中風病例。
• 以前曾發生過中風。
• 曾發生過短暫性腦缺血。
1個小測試,了解血管的健康程度:
將雙手握拳放在胸前30秒,之後鬆開手掌,觀察自己手掌顏色的變化。
▪ 若手掌在3秒內恢復至原來顏色,說明血管彈性很好,血液流動順暢;
▪ 若手掌在5秒、甚至10秒以上也沒有恢復至原來顏色,說明血管彈性降低,要警惕動脈硬化與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