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去醫院被感染

於是就算身體出現不適

也選擇自行服藥或者忍著

其實這萬萬不可

孩子發燒到40.5℃也沒去醫院

家長自行服用退燒藥也沒用

青島4歲男孩多多(化名)平時就活潑好動,春節時期,雖然不能外出玩耍,但在家也“上躥下跳”,經常一玩就是一身汗。

一天,多多突然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多多父母認為孩子不小心“感冒”,也沒太在意。

於是,在“感冒”後的前3天時間裡,多多父母在家自行給多多服用退熱藥物,體溫暫時退至正常後就以為沒事了。誰知,之後多多體溫再次升高,最高竟達到40.5℃。

同時,多多出現陣發性連聲咳、有痰不會咳出、劇烈咳嗽時伴嘔吐等症狀。

這個時候,多多父母開始慌神了,但他們依然沒去醫院就診。

經打聽和網上查詢,繼續選擇在家,並自行服用頭孢地尼、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等藥物,但效果不好,多多病情持續加重,甚至發熱時口服退熱藥很難退至正常。

最終,多多父母沒有了辦法,才聽從親戚的建議後前往青島市婦兒醫院就診。

到醫院病情已十分嚴重

門診看診醫師檢查時發現多多已出現呼吸費力的症狀,立刻完善胸部CT及相關檢查,結合多項檢查結果顯示:多多患有肺炎合併胸腔積液,排除新冠肺炎。

結合多多病情,看診醫師立刻按規定將多多收治入呼吸內科病房治療。

入院後,結合相關檢查結果,呼吸內科團隊在進行相關病源檢查後診斷多多患有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感染,已發展為雙側嚴重肺炎,並有胸腔積液,病情十分嚴重。

針對病源檢查,呼吸科團隊一邊給多多進行抗感染等對症治療,一邊準備給多多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呼吸科主治醫師在麻醉師的協助下,精心操作查詢病源,發現在多多個支氣管分支處有大量黃白色粘痰附著,是多多肺炎治療效果欠佳的“罪魁禍首”。

呼吸科團隊馬上給多多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清除分泌物。揪出“罪魁禍首”後,多多的病情明顯好轉。

經過呼吸內科團隊長達20天的精心治療,近日,多多已康復出院。

類似事件不是頭一回

3歲兒童危在旦夕

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起。近日,東莞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室(PICU),接診一名懷疑溶血的3歲危重患兒聰聰(化名)。

送到PICU時,孩子臉色蒼黃,口脣蒼白。更恐怖的是,聰聰的小便顏色加深呈醬油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3天前,孩子父母自駕車帶小朋友從外省老家返回,途中孩子出現嘔吐、小便呈茶色,以為是暈車、喝水少,沒有重視。

到東莞後,孩子出現高熱,並有腹痛,但由於家長因為有所忌諱,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送醫,而是私自給孩子用藥。

這一系列舉動,致使孩子情況加重,出現臉色蒼白、精神轉差、坐立不穩、嗜睡和拒食等症狀,甚至出現了醬油色的尿液。

家長這才害怕了,於是趕緊到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求助。

經過搶救,患兒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能夠自主活動和進食。

馬醫生表示,經過輸血和藥物等不足48小時的治療,患兒溶血停止,小便顏色轉清。聰聰3月1日轉出重症監護室。

經檢查,原來患兒有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症,也就是G-6PD缺乏症所致的急性溶血,俗稱“蠶豆病”。

蠶豆病是因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所導致的疾病,當機體進食蠶豆、蠶豆製品、接觸蠶豆花粉、某些藥物或者母親進食蠶豆後,母乳哺乳嬰幼兒而引起紅細胞破壞加速,產生的急性溶血性貧血。患兒常表現為畏寒、發熱、噁心、嘔吐、腹痛和腰痛等;並出現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濃茶色或暗紅色。

該病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代謝性疾病,不能根治。目前此病仍以預防為主。

不同患者就醫建議

雖然現在仍提倡儘量少外出,

但如果身體出現明顯不適,

仍需及時就醫!

不同人群看病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各科醫生100條就醫建議快收好了!

但身體健康也不能耽誤!

初審:柯柱基

稽核:孫廣宇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收藏 | 小柴胡沖劑的20種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