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氣、血、津液三者的性狀及其生理功能雖各有自己的特點,但均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三者的組成均離不開脾胃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氣。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因此,無論在生理或病理情況下,氣、血、津液之間均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氣和津液的關係

氣屬陽,津屬陰,這是氣和津液在屬性上的區別。但兩者都源於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並在其生成、輸布過程中,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

氣能生津

氣能生津,是指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化生的動力。津液的生成,來源於攝入的飲食,有賴於胃的"遊溢精氣"和脾的"散精"運化水谷精氣。故脾胃健旺,則化生的津液充盛。脾胃之氣虛衰,則影響及津液的生成,而致津液不足。

氣能行(化)津

津液在體內的輸布及其化為汗、尿等排出體外,全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例如,脾、肺、腎、肝等臟腑的氣機正常,則促進津液在體內的輸布、排洩過程。若氣的升降出入不利時,津液的輸布和排洩亦隨之而受阻,稱之為氣滯水停。由於某種原因,津液的輸布和排洩受阻而發生停聚時,則氣的升降出入亦隨之而不暢,稱作"水停氣滯。"另外,氣與津液兩者的病變常互相影響。故臨床治療時,行氣與利水之法須並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氣能攝津

津液與血,同屬液態物質,同樣有賴於氣的固攝作用,才能防止其無故流失,並使排洩正常。因此,在氣虛或氣的固攝作用減弱時,則勢必導致體內津液的無故流失,發生多汗、多尿、遺尿等病理表現。臨床治療時,亦應採用補氣之法,使氣能固攝津液,病則獲愈。

津能載氣

津液,亦是氣的載體,氣必須依附於津液而存在。當發生多汗、多尿及吐瀉等津液大量流失的情況時,氣在體內則無所依附而散失,從而形成"氣隨津脫"之病證。

氣和血的關係

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和血在功能上存在著差別,但氣和血之間又存在氣能生血、行血、攝血和血為氣母四個方面的關係。

氣能生血

氣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組成及其生成過程中均離不開氣和氣的氣化功能。營氣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來自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從攝入的飲食物,轉化成為水谷精氣,從水谷精氣轉化成營氣和津液,再從營氣和津液轉化成為紅色的血液,均離不開氣的運動變化。因此說,氣能生血。氣旺,則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強。氣虛,則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則可導致血虛。臨床治療血虛病證時,常配合補氣藥物,即是氣能生血理論的實際應用。

氣能行血

氣能行血,血屬陰而主靜,血不能自行,血在脈中循行,內至臟腑,外達皮肉筋骨,全賴於氣的推動。例如,血液循行,有賴於心氣的推動,肺氣的宣釋出散,肝氣的疏洩條達,概括為氣行則血行。如氣虛或氣滯,推動血行的力量減弱,則血行遲緩,流行不暢,稱之為"氣虛血瘀"、"氣滯血瘀"。如氣機逆亂,血亦隨氣的升降出入逆亂而異常,血隨氣升則面紅、目赤、頭痛,甚則出血;血隨氣陷則脘腹墜脹,或下血崩漏。因此,臨床治療血行失常的病證時,常分別配合補氣、行氣、降氣的藥物,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氣能攝血

攝血,是氣的固攝功能的具體體現。血在脈中循行而不逸出脈外,主要依賴於氣對血的固攝作用,如果氣虛則固攝作用減弱,血不循經而逸出脈外,則可導致各種出血病證,即是"氣不攝血"。臨床治療此類出血病證時,必須用補氣攝血的方法,引血歸經,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這三方面氣對血的作用,概括稱為"氣為血帥"。

血為氣母

血為氣母,是指血是氣的載體,並給氣以充分的營養。由於氣的活力很強,易於逸脫,所以必須依附於血和津液而存在於體內。如果血虛,或大出血時,氣失去依附,則可浮散無根而發生脫失。故在治療大出血時,往往多用益氣固脫之法,其機理亦在於此。

血和津液的關係

血與津液,都是液態物質,也都有滋潤和濡養作用。與氣相對而言,則兩者都屬於陰。因此,血和津液之間亦存在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來源於水谷精氣,由水谷精氣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的說法。津液滲入於脈中,即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

在病理情況下,血和津液也多相互影響。例如,失血過多時,脈外之津液可滲注於脈中,以補償脈內血容量之不足。而脈外之津液又因大量滲注於脈內,則可形成津液的不足,可見口渴、尿少、面板乾燥等病理表現。反之,津液大量耗傷時,脈內之津液亦可滲出於脈外,形成血脈空虛,津枯血燥等病變。因此,對於失血病證,不宜採用發汗方法。而對於多汗或吐瀉等津液嚴重耗傷的患者,亦不可輕用破血、逐血之峻劑。此即"津血同源"理論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

66

藥品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粘連性腸梗阻的飲食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