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說起脾胃,大家都知道重要性。從中醫上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的源泉,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功能的強盛是生命活動的重要保證。脾胃健運,則身體的精微物質化成充盈,能源源不斷地滋潤我們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相反,脾胃功能不好,氣血生化不足,會出現失眠焦慮、精神疲憊、不想說話、氣短、容易累、飲食減退,引發打嗝、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脾胃系統疾病。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說道:“嗔怒怫鬱,無不動肝,肝木侮土而脾胃受傷。”可見脾胃病變極易影響其他臟腑功能,因此要重視脾胃調護,增強脾胃功能。從現代生活與飲食習慣來看,生活節奏加快,飲食不規律,飲食節奏的不規律極易造成脾胃發生障礙,胃病也成了現代人的高發疾病之一。自古以來,中醫在調理脾胃方面留下了諸多藥方。下面推薦幾種調理脾胃的常用養生方藥。

1. 參苓白朮散合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白扁豆、白朮、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參、砂仁、山藥、薏苡仁、蒼朮、厚朴、陳皮。

[主治]健脾益胃,補養肺氣。用於治療脾虛溼盛所致的疲軟乏力、神情淡漠、氣短咳嗽、食少、大便稀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劑,煎湯至300mL,分兩次,早晚分服。

2. 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傷寒論》/《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主治]溫中祛寒,補氣健脾。用於治療因中焦虛寒所致的小兒慢驚,食少,口吐清涎,嘔吐腹痛,或因陽虛失血所致的胸痺虛證、心下痞滿、病後喜唾等病證。

[用法用量]濃縮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早晚分服。小兒酌減。

注:若長期腹瀉,口服理中丸效明顯但難自愈者,或四肢不溫,畏寒較著者,屬於脾腎陽虛,可服用附子理中丸溫腎健脾。但因方藥中含有附子,不宜多服久服,且對烏頭類藥物過敏者禁用。

3. 香砂養胃丸(《雜病源流犀燭》)

[組成]木香、砂仁、白朮、陳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實、白豆蔻、厚朴、藿香、甘草、生薑、大棗。

[主治]益氣健脾,和胃降逆。用於治療用於胃氣不足、溼阻氣滯所致的胃痛、痞滿等病證,症見胃痛隱作、脘悶不舒、嘔吐泛酸、嘈雜不適、不思飲食、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蜜丸,口服。一次9g,一日2 次,早晚分服。

注:若出現嘔吐、吞酸、噯氣、口乾等症,即為肝火犯胃,須清肝膽之火,制酸止嘔,可配合使用左金丸,療效更佳。

一般的胃病不可怕,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很容易誘發胃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要注意脾胃的調護。

3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血壓降不下來?腎功能惡化?警惕醛固酮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