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醫生,你開點六味地黃丸給我吃吃,我要補補腎。”
“朱醫生,伊拉講六味地黃丸很好噠!你幫我開點,無病也能用來強身呀!”
“朱醫生,你怎麼會說我不能吃六味地黃丸呢?大家都說這是好中藥,補腎的,難道補腎的也不能吃?”
門診上有時真的會被病人說的話憋出內傷來,罵又罵不得,解釋又一時半會解釋不清。不給病人開吧!病人不理解,有時還鬧情緒!給病人開吧!實在是藥不對症!今日有閒,我就來說一說老百姓眼中的“神藥”——六味地黃丸。
很久很久以前
我有個習慣,解釋中藥或者方劑時,我都是先要從源頭說起。如同給病人治病時不能病人說什麼不舒服就看什麼病,一定要治病求本,把病因找出來,那樣治病才是治病,不然就是治標,甚至有時連治標都治不好。之所以我要囉嗦幾句是因為病人現在在醫患關係中處於強勢地位,就算沒有一點點中醫知識,也經常指揮醫生開藥,希望看完此篇文章可以對中醫的精深略有了解,中醫可不是看點養生節目、掃幾篇網路小文就能搞清的。
01
藥方組成及劑量
第一步我們先來看一下2個方子的組成和服用方法:
腎氣丸組成: 乾地黃八兩,薯蕷四兩,山茱萸四兩,澤瀉三兩,茯苓三兩,牡丹皮三兩,桂枝,附子(炮),各一兩
製法和服用方法:右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六味地黃丸組成:熟地黃八錢,幹山藥四錢,山萸肉四錢,澤瀉三錢,茯苓三錢,牡丹皮三錢。
製法和服用方法: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溫水化下三丸。
註解:
1. 薯蕷=幹山藥 山藥本來叫做薯蕷,因避唐代宗李豫諱改為薯藥,又因為避宋英宗趙曙諱,因此改為山藥。
2. 山茱萸=山萸肉
3. 腎氣丸劑量是兩,漢代一兩=15.625g,六味地黃丸劑量單位是錢,宋代一錢=3.69g。兩方藥物比例一致,但腎氣丸劑量大是成人用,六味地黃丸劑量小是兒童用。
02
腎氣丸
六味地黃丸的前身是“腎氣丸”,因腎氣丸最早出自於《金匱要略》,所以也稱為“金匱腎氣丸”。與六味地黃丸不同的是,腎氣丸是由八味藥組成的,而且腎氣丸還有諸多別名,如“崔氏八味丸”或“八味腎氣丸”。因《金匱要略》為《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所以一般認為腎氣丸的年代為東漢。
腎氣丸是組方平衡的藥方,這裡為什麼要強調“平衡”,因為方中8味藥所主陰陽藥性是平衡的。乾地黃用量最大為補陰藥,藥性寒,桂枝附子用量最小為補陽藥,藥性熱。其餘5藥藥性雖有偏涼偏溫但與乾地黃、附子、桂枝相比藥力相差較遠。總的來說金貴腎氣丸按照藥味的劑量安排來看,藥方以滋陰寒涼的乾地黃佔到絕對主導的地位,劑量用到8兩,佔到整個藥方比重為30%。桂枝、附子為溫熱藥,但僅佔到整個方子的比重的7%。根據這個比例,小學生也能通過計算得出金貴腎氣丸應該是補陰為主的藥方,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恰恰相反,僅佔7%的桂枝、附子才是金貴腎氣丸的點睛之筆,因為腎氣丸是補陽藥,而非補陰藥。
人體是由陰陽組成,陰陽的不平衡造成了人體的疾病,而中醫治病就是靠藥物的陰陽去調節人體的陰陽失衡。但是在治病的過程中中醫先輩經過臨床驗證出調節人體的陰陽並不是簡單的1+1=2。相反在腎氣丸所治的病症中,僅需要一點點溫藥藥物就可以達到補陽的目的。張仲景組方時並不靠大劑量的溫陽藥物來補陽,反而是靠少劑量的溫陽藥物就能達到目的,這又是為何呢?
道理對老百姓來說太複雜了,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就好比我們去給煤氣點火,你只需要轉動電子打火器,轉動閥門開啟煤氣,小小的火星就可以點燃煤氣灶火,這裡並不需要你拿著火把去點煤氣灶火。這裡的小小火星就是桂枝、附子,大量的煤氣就是乾地黃。腎氣丸中陰陽藥物配伍得當,所以治療腎陽虛衰的病人療效顯著。
03
六味地黃丸
接下來我們請出今天的主角“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出自宋代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本名“地黃丸”,地黃丸是從腎氣丸中減去2味藥組成的新方。而減去的這2味藥正是“小小火星”桂枝和附子。所以六味地黃丸其實基本補陰為主而並無補陽藥配合。中醫認為陰陽如同太極圖,陰陽必須互相存在才能互根互用,一起發展壯大,但有陰沒有陽,即是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是病態,而不是中醫要達到的陰陽平衡狀態。那為什麼宋代的名醫錢乙會犯這種中醫的低階錯誤呢?
事實上六味地黃丸並沒有犯錯,因為《小兒藥證直訣》是兒科著作,六味地黃丸所治疾病也為小兒病。小兒的身體有一個特點,就是陽氣充足如同朝陽,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不怕冷的,好動不好靜,一動就出汗,睡覺踢被子,聲音洪亮,很少自己要求去睡覺,這些都是小孩子陽氣足的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到成年之後,我們會漸漸發覺精力減退了,有時會覺得冷去加一件衣服了,這不是生病了,而是我們兒時過剩的陽氣趨於正常化了。那麼顯而易見,小孩子本身就陽氣過剩,如果用腎氣丸中的桂枝、附子再點一把火,肯定就不合適,這時需要餘下的6味藥就能達到補腎的目的,因為小孩子是自帶“點火器”的。所以在治療兒童疾病的時候,六味地黃丸看似陰陽不平衡,實則深得陰陽平衡的奧義。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作為中老年人,你有足夠的火去點燃這六味地黃丸嗎?答案是肯定的,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沒有這個能力。
首先,老年人腎陰腎陽都漸漸衰退,特別是腎陽虧虛會嚴重一些,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都穿得比較多的原因。陽氣已然不足,再天天補陰,如果將陽比喻成火,陰比喻成水,時間一久水滿金山可是要將火苗撲滅的哦!
其次,我前幾天說過,地黃有礙於脾胃功能,長期服用阻礙脾胃的運化功能,老年人消化功能本來就弱,如果天天給胃腸道增加負擔,日積月累胃口都會受到影響。人吃飯不香,身體怎麼能好呢?
我又來總結啦!
六味地黃丸是名方,用在合適的病人身上肯定是藥到病除。不過世上並無萬能藥,哪有一把鑰匙可以開世上所有鎖的道理?
六味地黃丸原本是給兒童量身定製的藥方,成年人沒事別吃著玩,老年人別聽風就是雨,連治療什麼病都沒搞清楚就盲目地吃藥,這是中醫大忌!
六味地黃丸本身就有缺點,所以看似無用的澤瀉、茯苓、牡丹皮,其實是起到制衡過度的藥性。對中醫有點基礎的都知道“三補三瀉”的道理。如果您連“三補三瀉”都不知道,那就別自作主張拿六味地黃丸進補了!
六味地黃丸只是地黃丸家族中小小的一員,其他的同胞兄弟有:知柏地黃丸、氣味都氣丸、杞菊地黃丸、八仙長壽丸、耳聾左慈丸、歸芍地黃丸、明目地黃丸、濟生腎氣丸等等,想要搞清哪有那麼容易。
是藥都有三分毒,沒有毒性哪能治病,凡事有利就有弊這是辯證的。醫生開藥與老百姓的的區別在於,醫生會將藥用在對的地方,而老百姓一般都不懂,所以天天在挖自己身體的牆角而茫然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