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生,一日三餐是每個人一生中每天都要乾的事情,吃的好,吃的科學,才能保持身體健康,讓身體充滿活力。特別是老年人,身體機能和器官功能開始衰退,合理飲食才能補充充足的營養,保持機體的健康,延緩衰老。特別是老年人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很多都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來的,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合理飲食,吃出健康和長壽。
中國營養學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是教育人民群眾採用平衡膳食,以攝取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指導性檔案,其內容包括:食物多樣,谷 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經常吃適量魚、禽、瘦 肉,少吃肥肉和葷油;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吃清淡少鹽的膳 食;飲酒要限量;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這8條同樣適用於老年人的膳食。 但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漸衰退,活動減少,代謝率低,需要能量減少,除此之外,還需注意以下幾項原則:
1.食物要多樣
人體需要40餘種營養物質,沒有一種天然食物能滿足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因此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根據食物的營養特點,可將其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為穀類、薯類、雜豆類;
第二類為動物性食品;
第三類為大豆及豆製品;
第四類為蔬菜、水果;
第五類為純熱能食品,包括動植物油脂、各種食用糖和酒類,主要提供熱能。
這五大類食物應適量攝取,搭配合理。動物性食品和純熱能食品不能攝入過多,以保持中國膳食以植物食品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以及熱能主要來自糧食的特色。
2.飲食宜清淡
膳食不要太油膩,不要太鹹,不要食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炸食品。要避免過多的脂肪,特別是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動物脂肪,因為吃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它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中國營養學會建議,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以佔膳食總能量的20%~25%為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30%為限。
食鹽要限量,避免菜餚過鹹。食鹽含鈉和氯這兩種元素都屬人體必需營養素。但是,攝入過多的鈉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老年人膳食中食鹽量每天不宜超過10g;有高血壓家族史及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要少於6g;有高血壓性心、腎、腦及眼底病變者,要減至2g左右。
3.粗細要搭配
飲食不宜太精,要粗細搭配。膳食纖維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每天要吃 多種型別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雜糧、豆類、蔬菜、水果等。提倡每天 吃一些粗米、粗麵和雜糧,避免一日三餐全部食用精白米麵,因為稻米、小麥碾磨 過細、穀粒中所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大部分流失到糠麩之中,對老人健康不利。
4.飢飽要適當
中國人民根據長期養生經驗,提出“食不過飽”的主張,也就是飲食適度,飢 飽適當,其目的是營養達到適宜的程度,使能量的攝入與消耗相適應,避免超重或消瘦。太胖或太瘦都不利於健康。
5.熱能安排合理
民間有“早飯要吃飽,中飯要吃好,晚飯要吃少”的提法,基本上符合營養學 的要求,按全天需要的熱量來分,早餐應占30%~40%,午餐應占40%~50%,晚餐可佔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