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大多數胃腸道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腹脹,必要時通過胃腸鏡等檢查明確病因。但如果沒有其他複雜的表現,多數腹脹屬於功能性的腹脹,中醫主要需要分清虛實治療。
虛證的腹脹多數是脾胃虛、中氣不足,胃腸動力差而導致的腹脹,多數會伴有飲食減少、四肢倦怠無力、少氣懶言、肛門重墜、面色萎黃等情況,中醫治療以補中氣健脾升提胃氣為主,或配合升清降濁等治療為主;虛證的腹脹,以補為主,所謂虛則補之,尤其是補氣補中氣為核心,常用黃芪、白朮、人蔘等藥物治療,但多數也必須配合理氣消脹等藥物,如木香、陳皮、厚朴等。實證腹脹尤其氣滯為主,多數會伴有胸隔滿悶、煩躁、噁心欲嘔、噯氣吞酸、胸脅脹痛等表現,治療以行氣消脹消滯,或配合通腑通便的治療,比如用四磨湯、承氣湯類治療,多使用木香、青皮、香附、烏藥、檳榔、厚朴等藥物治療。
實際臨床上更多患者是脾虛為本,伴有氣滯,需要補虛瀉實、功補兼施,枳術丸為代表的方子,白朮健脾補氣,枳實消脹行氣;補氣行氣共用,臨床的配方也有很多,需要兼顧虛實的輕重緩急治療。在臨床上也有因為肝鬱、血瘀、痰溼或溼熱等因素引起的腹脹,臨床表現各有不同,需要分清發病的原因,臨床的症狀,看具體情況治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