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年歲的久遠和時代的隔膜,一些春節文化符號的意義,或被淡忘,或被誤讀。中醫,又何嘗不是?!
春節名稱的改變與中醫有著相似命運
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自虞舜時代興起至今已有 4000 多年的歷史。但農曆正月初一被正式命名為“春節”,卻是辛亥革命以後才開始的。在此之前,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先秦時期,叫“歲首”“上日”“元日”等;到了兩漢時代,被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階段,叫做“元辰”“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時期,則是“元旦”“歲日”“新正”“新元”等;而從清代開始,一直被稱為“元旦”或“元日”。
1911 年 12 月 31 日,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公曆,所以便統計”的目的,建議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也稱陽曆)紀元,並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的名義釋出了《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華民國採用陽曆,期於一新耳目,與世界各強國共進文明,即以十一月十三日改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日。”1912年1月1日,正式開始使用陽曆紀年,稱陽曆1月1日為“新年”。從此,農曆的正月初一,便不再稱為“新年”。由於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同時也為區別世界公曆的新年,所以民間就開始出現了把農曆新年稱為“春節”的說法。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規定,將公曆 1 月 1 日稱為“元旦”,而農曆正月初一被正式改稱“春節”。
中醫,古稱“醫”“醫學”,屬於“方技”“方術”的範疇。西學東漸後,中國學術界把中國固有的學術稱為“中學”,而把從西方傳入的學術稱為“西學”,於是乎就用“西國醫士”“西洋醫士”“洋醫”等來稱謂伴隨西學而傳入的西方醫學,並逐漸以“西醫”一語作為規範化的概念而流行起來。
與此相應,“中醫生”“中國醫人”“中國醫學”等則成為中國本土醫學的稱號,並逐漸形成了以“中醫”一詞作為區別於“西醫”的約定俗成的對應概念。後來,西醫憑藉“科學”的威力日益深入人心,並佔據了中國醫學的主導地位,西醫學界稱自己為“新醫”,而將中醫蔑稱為“舊醫”;中醫學界則改稱自己為“國醫”,並於 1931 年成立了中央國醫館。1933 年,國民政府立法院討論透過《國醫條例》時,決定改“國醫”為“中醫”。1936 年,國民政府正式頒佈《中醫條例》。至此,“中醫”這一名稱才在法律層面得以確立。
春節的起因與中醫有著相通原理
漢代的《尚書大傳》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隋代杜臺卿《玉燭寶典》也說:“正月一日為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意思都是說:春節是新年的開端、新季節的開端、新月份的開端。
我們的祖先之所以將早春時節一個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見月亮的日子確定為一年的開端——春節,體現了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追求陰陽調和的思想觀念。在春節的確定上,既考慮太陽的執行規律,也考慮月亮的執行規律,追求的是陰陽調和、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關係,認為無論是個體的人,還是自然與社會,只有陰陽和諧,才能生生不息。
宋徽宗趙佶在《聖濟經》開篇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簡單而直接地說:中醫治療疾病的基本原理,說到底就是把握和運用天地自然的各種規律,並將天地自然萬物作為調治患者“陰陽不和”的手段和工具。“陰陽自合者,必自愈”,是中醫學的一種最高境界,併成為一種基本的醫學理念貫穿在整個理論體系之中。
春節面臨的挑戰與中醫有著相同境遇
數千年來,蘊含著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博大智慧,凝聚著趨吉避凶、追求幸福和諧的情感寄託,充滿了激情與快樂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難以解開的民族情結。但近些年來,漸漸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即使春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進一步強化為國家法定假日的地位,也未能阻止和減緩其嬗變。能夠與春節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搭上邊的,似乎只剩下一頓與平時沒有差異的年夜飯和形式上的走親訪友。
由於年歲的久遠和時代的隔膜,一些春節文化符號的意義,或被淡忘,或被誤讀。如古人認為除夕夜是一年中陽氣最衰、陰氣最重的一夕,所以是絕對不會特地趕到陰氣較重的寺廟去“除夕撞鐘”的。
近代以來,整個社會都以“科學”為指歸,衡量和評判中醫是否“科學”的標準是西醫,而中醫與西醫相比較,幾乎每個方面都存在著諸多“不科學”的說法,因而以西醫為參照物,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中醫學術體系進行整理和研究就成為時代之潮流。時至今日,中醫學界不得不採用西醫的概念、術語、標準、規範,應用西醫的病名、病因、病理、藥理來解釋中醫的有關理論,並且整個社會都以為唯有如此,才算是對中醫的創新和發展,由此而導致了中醫概念的混淆、理論的易轍。
春節與中醫之所以有如此相同的境遇,乃是因為五四運動以來,在西方現代文化基礎上創立新文化成為一種常見的文化現代化策略的緣故。但無論如何,蘊涵著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豐厚文化內涵的春節,總會與中華民族一直相伴相隨的。中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