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農曆六月,長夏。

“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

傳統中醫裡將每年農曆六月稱為長夏,意思是從夏季裡生長出來的季節,與春夏秋冬合稱五季,以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長夏在一年的正中間,對應五行為土。

人體臟腑之中,脾胃屬土,故長夏是脾胃所主季節,此時最宜調理脾胃。

脾胃

土居中央而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負責提供維持機體正常活動能量的生成,所以又被稱為“後天之本”。故四聖心源中說:

“土為四象之母,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後,六月溼盛,溼為土氣也。”

人們所攝入的飲食首先到達的臟腑便是脾胃,由胃負責消磨分解,然後由脾負責負責將消磨好的水谷轉化成氣血。

脾胃運化所產生的氣血被運送到人體的各個臟腑,濡養全身,這樣人才會不斷的生長、維持生命活動。

土,即大地,外卦為坤。即易經中所講的地勢坤,厚德載物。

在人體中,脾氣上升,承託其他各臟腑,即土的性質。

所以脾胃虛弱,特別是脾氣虛的人,容易患臟器下垂。中藥方劑中的補中益氣湯,原本是補脾昇陽的,在臨床上用來治療臟器下垂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溼為土氣,水火交爭,乃生溼氣。

我們都知我們所處的地面之下有一層水,而六月差不多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熱力會迫使地下水氣化上升,氤氳大地而生溼。

那為什麼脾會怕溼氣呢?我們上面說了,脾屬土,具有土的一些性質。

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乾的土就十分的清爽滑利,要是加了一點水就會不那麼清爽,再加多一些水的話就成了粘膩的狀態。

人體中呢,溼氣一多,我們脾就像溼答答的粘土一樣,從而不能很好工作。脾的運化不足,人體的氣血就會跟不上,那麼各臟腑器官都可能罷工或運轉不良,從而產生疾病。

那麼脾溼要如何處理呢?

中醫是一門經驗科學,治療方法大多來自於生活的經驗,然後再由歷代名家大儒根據我們的傳統哲學思想進行解釋、總結,從而產生了中醫學分完善理論體系。

那生活中,我們怎樣去除溼土中的水分呢?大家可能都會想到——烘一下就好了唄。

是的,中醫也是這麼解決人體內溼氣問題的。溼氣重的人多有脾陽虛的表現,即陽虛水泛;溼氣困脾,使脾陽不能生髮而脾陽更虛。如此迴圈,脾陽越來越虛,溼氣越來越重。

所以想去除體內的溼氣,關鍵在於補脾的陽氣,一般情況下,也會順帶補一下腎陽。應為腎為元陽之所,先天之本。

這麼看來,祛溼要用那些中藥也就出來了。大多是溫陽化飲,健脾祛溼的藥。如附子、肉桂、蒼朮、白朮、茯苓、薏苡等。

其中附子、肉桂之屬是溫陽散寒的,入脾腎二經而補氣腎陽虛。

蒼朮、白朮一類苦溫的中藥是溫陽燥溼的,入脾胃經,專於去除脾胃土溼。

中醫講苦味能燥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苦味五行屬火,這麼一說就清楚明白了。

茯苓、薏苡之流屬於淡滲利溼的中藥,性味多甘淡。甘味屬土,入脾胃而補脾氣,從而達到祛溼的效果。

人體內的溼氣程度由重而輕,相應選擇上面這三類中藥來組方服用。

若是覺得自己體內溼氣重,想要祛溼的話,建議諮詢正規中醫,辨證後方可用藥。特別是上面所說的前兩類,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切不可自己胡亂服用!

淡滲利溼一類的薏苡、茯苓等,藥性平緩,可根據自身情況酌情服用。這類祛溼藥因為大多藥力平和,需要長期堅持服用,才能有所效果。

正心誠意,分享專業的中醫藥知識。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半夜腿腳抽筋疼痛難忍,可能不是因為缺鈣,要去醫院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