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門診,一位男性患者前來就診,訴咳嗽十餘天,伴胸部脹滿感。
辰下:咳嗽咯痰,痰色黃質黏,納可寐安,小便黃,大便粘,舌質紅、苔黃厚膩,脈弦滑。
分析到:該患者長期應酬,飲食不節,嗜菸酒傷中,脾失健運,水谷不歸正化,聚溼生痰,另外,酒乃溼熱之性,易生熱痰,痰熱鬱肺,肺氣不宣故可見咳嗽、胸脅脹滿,咯痰色黃質黏,小便黃,大便粘,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為痰熱蘊肺之象。
辨證為:咳嗽(痰熱蘊肺),治當以清熱化痰,宣肺止咳。刮痧有很好的祛溼通經絡,所以先用刮痧法刮兩側膀胱經,尤其在中焦肝膽脾胃俞刮出痧;然後再取穴位貼敷,具體取穴如下:主穴(用止咳平喘貼):風門、肺腧、列缺;配穴:豐隆(用化痰貼);陰陵泉(用祛溼貼);曲池、大椎(用清熱貼)。
主穴選取風門,如《鍼灸甲乙經》中載:“風眩頭痛,鼻不利,時嚏,清涕自出,風門主之。”肺之(背腧穴)肺腧,如《素問·長刺節論》雲:“迫髒刺背,背俞也。”用於治療臟腑疾患,手太陰經之(絡穴)列缺,如《針經指南》所云:“絡穴正在兩經中間……若刺絡穴,表裡皆活。”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之絡穴 ,別走於足太陰脾經,故可治脾胃二經疾患。元朝王國瑞《玉龍歌》雲 :痰多宜向豐隆尋,故用祛痰貼貼於豐隆穴。《卷六·足太陰脾經·考正穴法》明確指出“足太陰脾脈所入為合水”,祛溼貼貼於陰陵泉可起到利水滲溼之效。清熱貼貼於曲池、大椎,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合治內腑”,加以大椎穴故可清瀉陽明,清利溼熱。
患者經過1次治療後,咳嗽好轉,餘症明顯改善。
中醫外治特色體質調理不同人的體質不一樣,根據個人不同體質特點,進行中醫辨證後製定出“量身定製”的中醫外治特色調理方案,療效顯著,常見人體體質特點及調理方案如下:
常見人體體質特點及調理方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