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腦中風(腦卒中),是世界範圍內嚴重威脅人類生命與健康的急性疾病,它發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也高,每個被它糾纏上的患者和家庭都苦不堪言。所以對我們來說,防比治更重要。目前,人們對腦中風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這些認識誤區隨時都有可能導致病情延誤,甚至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誤區一:只有中老年人才會得中風!

澄清:年輕人已經成了中風的"後備軍"!

雖然90%的中風都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這並不能說明年輕人就與之"無緣"。

事實上,中風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青年人中風並不罕見,且近年來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人仗著年輕,往往忽略了身體保健,平日生活壓力大,社交活動多,大魚大肉菸酒不斷、熬夜上網等。還有很多人本身就有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脂等,眾多因素加持下,你早就不知不覺就成為了中風的"後備軍"。

因此,要想不招惹中風,一定要先糾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誤區二:中風發病突然,根本沒法預防!

澄清:抓住最佳搶救時間,3/4的中風是可控的!

中風發病確實突然,但並非沒有預兆,只是常常被人們忽視。如果能發現預警訊號及時就醫,3/4的中風是能被控制的。

這8個突然反常的身體現象,是中風的前兆!

●突然頭部眩暈,走路不穩(後迴圈中風)。

●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

●突然出現的黑朦,視物模糊。

●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或者是與平時不同的頭痛(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突然吐字不清或口角歪斜、流口水。

●突然不能講話或者聽不懂別人講話(醫學術語叫"失語")。

●突然身體軟弱無力或活動不靈。

●突然出現昏迷,喊不醒。

小中風就像大地震前的預警,常常預示著大中風的來臨,所以應儘快住院治療,不可延誤。

中風的最佳搶救時間是發病後6小時內,在此時間內接受及時正確治療者極少遺留後遺症。一旦發病應及時送往醫院,爭取搶救時間。

誤區三:降血壓藥—頭暈就吃,沒事就不吃!

澄清:吃藥不能憑"感覺",一定要規律服藥。

一些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常常忘記或重複服藥,或者跟著感覺走,有頭暈或頭痛就吃藥,沒有症狀就不吃藥,這會使血壓忽高忽低,最終導致血管的不可逆損傷,引起中風的發生。

血壓的控制不是吃幾次降壓藥就能解決的,要進行系統治療才能維持血壓平衡。此外,有高血壓的老年人還要經常監測血壓,避免用力過猛,尤其是夜間起床小便、低頭、大便時,動作要輕,避免血壓波動。

誤區四:阿司匹林可防所有中風!

澄清: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傾向,服藥需遵醫囑!

阿司匹林作為防治腦梗塞的"基石",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有些人過於迷信阿司匹林,認為只要常年服用就可以遠離中風了。

這裡特別提醒廣大患者,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如果高血壓控制不好,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反而增加了腦出血傾向(阿司匹林是抗栓藥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還有一些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也應特別注意。

誤區五:中風患者就要靜養!

澄清:中風後要儘早進行康復鍛鍊。

很多人認為中風後要靜養,然後就讓患者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其實,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偏癱肢體的運動功能恢復,嚴重時還可造成偏癱肢體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

打個比方:最高司令部(大腦高階神經中樞)和小兵(肢體),偏癱的肢體就像是失去了上級的小兵,沒有方向沒有動力,如果想要恢復功能就得重新和上級建立神經聯絡,這時就需要小兵努力鍛鍊,才能刺激神經通路恢復。因此,中風患者只要病情穩定,應儘可能早的進行康復運動鍛鍊。

誤區六:以為預防中風,就得多運動!

澄清:運動需有度,過度有危險!

許多老人堅持每天起大早鍛鍊身體,覺得這樣能強身健體,鍛鍊身體雖是好事,但一定要因人因時而異。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的老人,身體的耐受力有限,早晨外界氣溫較低,血管舒縮彈性差,腦部供血比平臥時減少,如果再劇烈運動,血液趨向四肢肌肉,腦部供血會更少,這就容易發生中風。所以,老年人切忌運動過度,要"量力而行"。

誤區七:"定期輸液"可以防止中風發作!

澄清:不科學!

有些老年人,特別是曾經發生過中風的老人中流傳著"定期輸液以疏通血管預防中風"的說法。在他們看來每年要定期輸液2次,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防止中風發作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輸液只是中風發生時的一種治療方式,預防中風的關鍵還得靠平常控制危險因素,健康生活方式,規律口服藥物。

最後,提醒廣大患者:得了中風不可怕,預防復發是關鍵!"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療基礎疾病和預防用藥"是預防中風的三大關鍵。大家只要走出誤區,正確認識中風,控制高危因素,遠離中風,我們可以!

中風發作前會出現小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者出現一些視線模糊、偏身麻木或肢體無力、眩暈等前兆訊號。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去醫院,不可延誤!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膽科醫生:3個月做好一件事,幫你趕走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