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傷寒論》此本中醫學臨床經典著作為指導,解釋風寒咽痛的病理特點形成原因,並解釋用傷寒論的麻黃湯、葛根湯作為主方加減來治療咽痛的依據,淺析風寒咽痛的中醫治療經驗。
風寒咽痛及其治療經驗
咽喉痛,多指咽喉一側或某個區域性的疼痛,常見於扁桃體炎、咽喉炎。導致咽痛的可能性很多,既往論述咽痛治療的文章也很多,但對於風寒咽痛的形成和論治卻寥寥無幾,故寫此文來解釋風寒咽痛的形成原因,及其與以往認為咽痛在外感中屬於風熱的觀點相鑑別,以傷寒論中太陽病篇之葛根湯,麻黃湯原文為理解導向,合參六淫辨證中寒邪的致病特點,充分解釋風寒咽痛的存在原因,並附自己臨床應用的兩則醫案體會與同道共同分享。
一、風寒咽痛的病因病機
現在外感咽痛大多論述為風熱所致咽痛,《中醫內科學》注:咽痛為辨別風寒和風熱的唯一標準,實為不妥;且大部分都是對於熱性咽痛,少陰咽痛,厥陰咽痛,陽明咽痛,少陽咽痛,痰凝咽痛,對太陽傷寒咽痛論述甚少,然於南方見感冒而見咽痛,多屬於寒凝咽痛,此咽痛區別於少陰咽痛,因六淫辨證中寒邪的特性與致病特點:寒性主痛,寒性凝滯,寒性收引,故外感風寒可見咽痛。
《傷寒論》原文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此處出現體痛,則是寒性收引,能使營衛氣血凝滯,所以會有身體疼痛,而且疼痛症狀比較明顯。
《傷寒論》原文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惡風無汗,葛根湯主之。若項背強几几,無汗而惡風寒的,則為傷寒表實證,是由寒邪外閉,玄府不通,經脈氣血不利所致。
《傷寒論》原文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脈浮緊,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從上見麻黃湯證,見“身疼腰痛,骨節疼痛”,葛根湯證見“項背強几几”,寒邪之凝滯可致身體各部位之疼痛,亦可導致咽痛。寒性凜冽,可由衛透營,既外閉衛陽,又內傷營血。寒性凝滯、收引,主痛。寒邪襲表,營血執行不暢,經脈筋肉拘緊,故見諸痛證。
從此三條原文,類推太陽咽痛的形成原因為寒性凝滯、收引,主痛,使氣血壅滯於咽喉,從而出現咽部疼痛。寒邪可致周身疼痛,為何不可咽喉疼痛, 故風寒咽痛的主要形成原因與寒邪的性質與致病特點密切相關。也由此可見咽痛不是鑑別風寒風熱的標準,同時,治外感出現咽痛的時候,不可一味加清熱解毒之藥,以免加重寒邪,使其症狀加重。
二、風寒咽痛與風熱咽痛的鑑別
感冒所引起的咽痛,需鑑別為風寒,或者風熱,或者是寒鬱化熱,根據臨床所見,應觀察咽部是否腫脹,顏色為淡紅還是深紅,是否有濾泡,是否有分泌物,風寒咽痛見咽部腫脹或不腫脹,顏色淡紅,未見濾泡,無分泌物或分泌物清稀,見其他兼症可見發熱惡寒,無汗,身體痠痛,脈浮緊或浮數等。而風熱咽痛見咽部腫脹,顏色深紅,可見濾泡,可有膿性分泌物,伴汗出,發熱重而惡寒輕,舌邊紅,脈浮數。故應四診合參,不可見咽痛則投以辛涼、苦寒之藥。
三、風寒咽痛的治療
根據《傷寒論》原文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惡風無汗,葛根湯主之。若項背強几几,無汗而惡風寒的,則為傷寒表實證,是由寒邪外閉,玄府不通,經脈氣血不利所致。
《傷寒論》原文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脈浮緊,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風寒咽痛的治療可選擇葛根湯,麻黃湯作為主方加減,葛根能解肌退熱,生津液,舒經脈,麻黃可以發汗解表,亦可散寒凝,桂枝發汗解表,溫通經脈,芍藥合桂枝調和營衛,生薑、大棗調和胃氣,炙甘草調和諸藥,故此方可以解風寒,散寒凝,舒經脈,可以解決因外感風寒,因寒邪凝滯收引而引起氣血壅滯而出現的咽痛。
四、臨床案例:
1、葛根湯案例
李某,女,27歲,發熱惡寒,體溫38.5攝氏度,無汗,全身痠痛,頭痛前額痛,咽痛,咽部微腫色淡紅,無濾泡,無分泌物,口不苦不渴,食慾可,二便調,月經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處方:葛根20g,麻黃10g,桂枝10g,白芍10g,生薑12g,大棗4枚,炙甘草10g。兩劑,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服一劑後熱退,惡寒除,體溫36.7攝氏度,身體痠痛感大減,咽部疼痛感有較大減輕,兩劑服完,身體痠痛感消失,咽部疼痛感消失。
按:患者外感風寒邪氣,衛氣抗邪,正邪交爭,故見發熱而脈浮緊。寒邪束表,衛氣為其束縛,溫煦衛外不足,故見惡寒。營衛鬱閉,腠理致密,故無汗。風寒侵襲,經脈不利,故見周身痠痛。寒邪凝滯,使氣血陽氣凝滯於咽部,故見咽腫咽痛。舌淡紅苔薄白為表證之舌象。
2、麻黃湯案例
黃某某,男,25歲,因前日出汗後在辦公室吹空調,後出現發熱惡寒,自測體溫39.1攝氏度,無汗,咽痛,咽部腫色淡紅,無濾泡,無分泌物,偶有咳嗽,無痰,口不苦,食慾可,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
處方:麻黃10g,桂枝8g,杏仁10g,厚朴10g,炙甘草6g。兩劑,水煎服,飯後溫服。
服一煎後熱退,惡寒除,體溫36.8攝氏度,咽部疼痛感有較大減輕,服一劑完,咽部疼痛感消失,停後服,不必盡劑。
按:患者外感風寒邪氣,衛氣抗邪,正邪交爭,故見發熱。寒邪束表,衛氣為其束縛,溫煦衛外不足,故見惡寒。營衛鬱閉,腠理致密,故無汗。寒邪凝滯,使氣血陽氣凝滯於咽部,故見咽腫咽痛。舌淡紅苔薄白為表證之舌象。脈浮而脈數,但不見舌尖紅,不見汗出,且惡寒亦重,在此處不是風熱使然,而是因發熱,體溫升高,而使脈律加快,故見脈數。(合參原文52條: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葛根湯,麻黃湯皆出自《傷寒論》太陽病篇,主治外感風寒,經脈氣血不利,出現的發熱惡寒及諸痛證,風寒可致身體諸痛,為何不可致咽痛?以此兩方加減來治療有咽痛的感冒,可見咽痛並非為鑑別外感風寒與風熱的鑑別要點,並非為風熱所有,風寒亦有,而且在嶺南地區所見出現咽痛的外感病中,外感風寒的比率比外感風熱的比率更大,故不需見咽痛就加用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之物,否則以寒助寒,更傷陽氣。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