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聽到減肥,第一反應就是少吃甚至是不吃。
但是這樣往往容易導致反彈,恢復大吃大喝的狀態,於是減肥前功盡棄。
減肥不是一味地不吃不喝,不吃不喝那是修仙,不是減肥。
科學的減肥是要適量地吃,以及該吃的時候吃,不該吃的時候少吃或不吃。
那麼,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時候不該吃呢?
一、 餓是一個好感覺
減肥路上,餓總會搞事情,有時候你覺得餓了,其實不是真的餓,而是假餓。
這就需要大家好好區分真餓和假餓了。
真飢餓
真餓,一般來自下丘腦神經或胃腸道神經。
這時,肚子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你也會感覺頭暈眼花,餓久了甚至會胃部絞痛、腹部抽搐。
如果你之前有過午不食或不吃晚飯熬夜,可能對這種感覺會更有體會。
這也是身體發出訊號,提醒你該吃飯了。
如果沒有發生,可能你的餓,只是假飢餓。
假飢餓
假飢餓,是受情緒或習慣影響而產生的食慾。
它出現在以下情形中,如:
1:你渴了
身體一旦缺水,人會感覺能量供應不足,這就和飢餓很類似,所以不少人把口渴錯當成飢餓。要想知道你是否真的餓了,可以試試喝一杯水。
喝完水後,“飢餓感”消失,那就是假飢餓,反之就是真飢餓。
2:你累了
在進行大量的運動或腦力勞動後會消耗一定的能量,而這些活動所帶來的疲憊感會讓你感覺極度飢餓,這時你會迫切希望進食大量的食物補充能量。
因此,大量運動後,建議先休息一下再進食,否則你會吃得很多。
3:你有點閒
無聊時人們總會找點事情做做,於是就開始翻箱倒櫃找吃的。
最常見的就是一邊看電影一邊吃爆米花喝可樂。這時,你注意力被分散了,吃得再多都不會覺得飽了。
4:你有點氣
生氣、傷心、高興等過激的情緒會激發你的食慾,讓你抑制不住自己。如果沒有儘快恢復,你會狂吃不停,嚴重的話可能會患上暴食症。
5:你饞了
人是視覺動物,一見到美的東西就會經受不住誘惑。
大多食物都有著精緻的“外表”,讓人慾罷不能,即使你吃完了,看著它好吃的樣子,你也會感覺餓了。
二、 餓了該怎麼辦?
真餓,吃飯就行了。
假餓呢?
大家可以試試這些小妙招:
1:喝水:避開渴感,以免無意吃進更多的東西。
2:喝黑咖啡:見效特明顯,但是一喝咖啡就失眠的人還是不要喝了。分量也要注意一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儘量不要超過400mg,大約相當於2箇中杯(355ml左右)美式咖啡。
3:原地高抬腿運動:動起來才能轉移注意力,以最快的速度做10秒,飢餓感會減輕。
4:刷牙:刷完牙後,對美食的渴望會沒那麼強烈。刷牙時最好連舌苔也刷一下,提高味蕾敏感度,抑制食慾。
5:早睡:避免宵夜最簡單的操作,還能維持身體激素穩定,幫助你抗住高熱量食物的誘惑。
6:看女團舞蹈影片,漂亮的衣服圖片。
7:吃煮玉米:餓或狂想吃的時候就拿在手上一顆一顆慢慢吃,吃掉三分之一後就覺得有飽腹感了。石榴也可以,但一定要一顆一顆慢慢摳著吃。
8:吃雞蛋白:高蛋白喝糊狀食物(燕麥粥之類)能增加飽腹感以及延長飽腹時間。
9:想吃東西前,稱一下體重,立馬就冷靜了。
10:看下自己胖的時候的照片,提神又警醒。
11:聞香水:香水味道與食物的氣味差別很大,可以暫時轉移你的注意力。
12:家裡不要有零食:不要把零食放在肉眼能看到的地方,看不到就不會那麼想吃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