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的很多小兒食療方確實不錯,比如糖豆腐、魚腥草水、川貝雪梨、生薑紅糖水、陳皮茶、淡竹葉茶、山藥粥等等。
這些療效都是口口相傳,在朋友們之間互相分享,但是往往很多時候病急亂食療,踩了很多坑,食療錯誤也易傷孩子嬌嫩的臟腑,所以下面跟大家介紹下七種常用食療方的注意事項。
糖豆腐
這個方子是張寶旬老師分享的很好用食療方,針對咳嗽初期,這個食療方子關鍵是用紅糖還是白糖功效就不一樣。
如果確定是熱咳(舌質紅、舌苔黃、黃痰、黃鼻涕),就加涼性白糖;確定是寒咳(清鼻涕、白痰、舌苔白)、加熱性紅糖。豆腐要記得選擇石膏豆腐,也就是俗稱的嫩豆腐,裡面含有微量石膏,它蒸出的水就是石膏豆腐的精華液了。滷水豆腐(俗稱:老豆腐)就沒有這個功效了。
魚腥草水魚腥草是一味很好的藥食同源中藥,其味辛、性寒涼、入肺經,上能清肺熱痰濁,下能利膀胱水停,並清腸道溼熱。《本草疏經》:“魚腥草治痰熱壅肺,發為肺癰,吐膿血之要藥。
簡單來說,魚腥草可清肺熱,清腸道溼熱,去的是實熱之火,如果孩子是積食內熱導致的火,就不適合用魚腥草。
另外脾胃虛寒的孩子遇到肺熱實火,用魚腥草時,最好加入兩片生薑、兩粒紅棗一起煮,來護衛脾胃,因為魚腥草偏寒涼。
貝母燉雪梨咳嗽用貝母燉雪梨,被很多人熟知,有人有效,有人無效甚至加重,關鍵是不了解這道食療方的適合病症。
貝母分為浙貝和川貝,兩個功效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兩者都能解肺鬱,能夠散結、洩熱、潤肺、清火,這樣就可以散痰化痰。
川貝母呈近球形,分兩瓣,一大一小,稱“懷中抱月”。
川貝母,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川貝,性質略帶有點甘,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的作用。多用於治療內傷型咳嗽(肺熱燥咳,虛勞咳嗽)。相比於浙貝母,川貝母偏於滋潤的作用大一點。
浙貝母,性質偏向於苦,洩火能力強。專用於治療外傷咳嗽中的風熱型或者內傷咳嗽中的痰熱型咳嗽。
生薑紅糖水所以說,對於肺熱、熱痰的病人(明顯特徵:黃痰),儘量用浙貝燉雪梨;而肺燥、陰虛的咳嗽(明顯特徵:乾咳少痰),用川貝燉雪梨更合適一些。其它型別的咳嗽就不適合用。
感冒初期,流清鼻子、打噴嚏,可以給孩子喝生薑紅糖水驅寒,如果有鼻塞可加入一根蔥白來通鼻竅。
如果清鼻涕變成了黃鼻涕,身體由寒轉熱,就不適合繼續喝。黃鼻涕期間,如果孩子沒有其他不適症狀,精神好,就可以飲食清淡,觀察兩天,不需要特意食療,多數孩子就會自愈。
陳皮茶大家對於陳皮有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化痰祛溼”,往往忽略其“性溫”的特性,只適合寒溼類的咳嗽,或者寒溼體質的人祛痰。
陳皮味辛,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溼、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如果孩子舌質淡、舌苔白膩、吐白痰,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泡點陳皮茶來祛痰;如果孩子舌苔黃膩、吐黃痰就不適合喝。
淡竹葉茶孩子上火時,比如看見便祕、口舌生瘡、眼屎多,大家會想到給孩子喝點涼茶去火,淡竹葉茶也是其中一項選擇。
孩子上火有實火、虛火還有常見的積熱之火,特別是反覆口腔潰瘍的孩子、一生病就扁桃體發炎的孩子,基本是中焦脾胃有積熱,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把積食消掉,再配合正確飲食習慣和適量戶外運動,火才會真正滅掉,不然很容易捲土重來。
淡竹葉也是一味好藥,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功能清熱除煩,解熱利尿,如果小寶寶半夜愛哭鬧,且仔細觀察他的舌尖紅,心火旺,哭聲洪亮,煩躁身熱,不喜歡見光,上半夜啼哭較甚,臉蛋紅嘴脣紅,口中氣熱,小便黃大便幹,舌尖紅,舌苔薄黃等實熱症,就可以用上淡竹葉茶。
山藥粥山藥具有非常好的健脾效果,是脾虛孩子的不錯食療方,但是記得山藥主要養脾陰,並不適合溼氣重的孩子,如果孩子溼氣重,或者脾陰脾陽雙虛,可用健脾祛溼的芡實與山藥搭配,做山藥芡實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