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鼠辭舊歲,金牛賀新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親朋好友相聚,自然少不了美食美酒,人們在走親訪友、大快朵頤的同時,無疑會給我們的消化系統帶來很大的負擔。如何才能做到吃好、喝好、身體好呢?今天我們講解一下關於春節期間吃喝的那些事。
均衡健康飲食 作息規律
春節期間,家家都準備了豐富的雞鴨魚肉、瓜果、堅果等食物。大家圍桌而坐,邊吃邊聊,確實溫馨愜意。但如果高油、高脂、高蛋白食物攝入過多,會導致消化系統負擔加重,甚至出現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絞痛等疾病。而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損傷胃粘膜,尤其是對於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病史的人群更是好發,極易出現以嘔血、黑便、腹痛為主要表現的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急性胃粘膜病變等疾病。
作息不規律,胃腸功能削弱,或者不慎吃了含有病原菌或毒素的食物,或者進食過涼的食物、酒水等,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的表現。
除了美酒、美食外,也可能會吃到紅果、柿子、黑棗等食品,大量食用這些食品後,尤其是空腹食用後,極易形成胃結石;儘量少吃,尤其不能空腹吃紅果、柿子、黑棗等食品,以免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煩。
小酌怡情 豪飲傷身
小酌可以怡情,尤其是適度飲用一些葡萄酒等可開胃健脾、促進血液迴圈,對健康有益。但豪飲便是百害而無一利,酒精不僅會損害胃粘膜,嚴重者可導致消化道出血,損害肝臟導致脂肪肝及肝硬化;大量飲酒加上暴飲暴食、高油脂食物,導致急性胰腺炎發病率增加。
使用公勺公筷
新風尚吃飯,健康好習慣。使用公筷不僅有利於疫情防控,也有利於防止被病毒病菌傳染。不使用公筷容易讓一些病菌在餐桌上口口相傳,比如幽門螺旋桿菌。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息息相關。幽門螺桿菌主要是透過口-口、糞-口途徑進行傳播,尤其是以口-口途徑最為常見。因此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最重要的便是避免病從口入。
警惕消化道異物
消化道異物過節期間並不少見,如魚刺、雞骨頭、食團、假牙等,尤其是兒童或老年人,過節期間要提高警惕,吃飯要細嚼慢嚥,避免吃飯同時跑跳、說笑,一旦出現消化道異物,要及時就醫。
最後提醒大家:健康過大年,要做到吃好、喝好、身體好,我們要注意葷素搭配,吃喝有度;作息規律,吃動平衡;養成運動好習慣。若出現腹痛、腹脹、腹部不適、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瀉、嘔血、黑便等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