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尿毒症一詞起源於1840年,由Piorry創造,尿毒症導致腎臟完全沒有辦法產生尿液,從而使體內的代謝廢物與垃圾沒有辦法及時的排出到身體之外,進而毒害身體。

據中國大陸2015年統計資料,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的統計患病率:402.18PMP(95%CI:394.57-409.79PMP)、39.95PMP(95%CI:37.55-42.35PMP)。相應的HD和PD患者分別為~553.000和~55.000,從資料來看也可見腎病的患病率呈明顯增長趨勢。尿毒症非常難以治癒,目前主要療法為藥物口服、透析、腎臟移植、中醫藥浴療法等,其中透析療法是最常用、療效最好的方式。

那麼透析療法究竟是如何發展來的?原作器械之家帶大家一起來探索下。

治療尿毒症初探

1 古羅馬皇帝的浴池

歷史上最早的透析,來源於古羅馬皇帝的浴池(當然,這個時候還沒有“透析”這個字眼)。此浴池四周都是用大理石鑄造的熱氣的沸騰池水,尿毒症患者(好吧,那時候也沒有“尿毒症”這個詞)在浴池裡想通過出汗和蒸氣浴使體內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出來。但事與願違,毒素和水分的逐漸堆積,導致了很多尿毒症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喪命或最終死於家中,人們出於對尿毒症的恐懼,稱之為稱之為“dropsy”(浮腫而死)。

2 透析理論的提出

19世紀中葉,蘇格蘭化學家Thomas Graham(1805-1869)利用牛的膀胱作為過濾分子的膜,製作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過濾器,這個發明發生在1856年,不久後(1861年),他在這個發明的基礎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塗有蛋清的羊皮紙能夠起到半透膜的作用,並在實驗中發現晶體物質可以經羊皮紙擴散到水中,而膠體物質不能。

Thomas Graham將在羊皮紙發現的特殊彌散現象稱為“透析”。當年發表的論文:Liquid Diffusion Applied to Analysis 成為臨床透析的重要基礎理論,同時他十分有遠見的預言——這一發現將會在醫學上得到應用。

1850年初,Thomas Graham的預言得以實現,人們對尋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一定進展,透析治療的基礎就此形成。

❖Thomas Graham(格雷姆)

1805年12月20日生於格拉斯哥,1869年9月11日卒於倫敦。1819年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靠寫作和當家庭教師維持學習生活。由於受到他的老師 Thomas Thomson 的鼓勵而熱愛化學。後轉入愛丁堡大學,182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回到格拉斯哥後,在機械學院任教。1830年任格拉斯哥安德森學院教授。1836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841年建立倫敦化學會,並任第一任會長。1837-1855年,任倫敦大學學院教授。

Thomas Thomson

Thomas Thomson(1773年4月12日- 1852年8月2日),蘇格蘭化學家和礦物學家,他的著作促進了道爾頓原子理論的早期傳播。其科學成就包括髮明瞭糖度計,並命名了矽 。他曾任格拉斯哥哲學學會主席。

3 人工腎概念的出現

美國化學家、生物學家約翰·阿貝爾John Jacob Abel(1859-1938)在大學畢業後,對生理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去歐洲拜著名物理及組織學家者卡爾.路德維希為師。在研究器官對物質的代謝中又對滲透產生了興趣。

1913年,他設計了第一臺人工腎,用火棉膠製成管狀透析器,從水蛭中提取的抗凝劑用於動物實驗。他在研究人體時發現,大血管下面有小血管,小血管又連著毛細血管;雖然越來越細,但是物質交換的總面積,大大增加,因而物質代謝的效率十分高。這給了他很大啟發,他也在大管道下面,設定了很多平行的、細小的管道,用以增加滲透面積。同年8月11日泰晤士報道了John Abel的實驗,文中提到“人工腎”的概念。在1914年,《紐約時報》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約翰·雅各布·阿貝爾(John Jacob Abel,1857~1938):先後就讀於德國萊比錫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柏林大學等,1883年獲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888年獲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12年獲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密歇根大學教授、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主要研究動物組織和液體的化學成分,分離出腎上腺素及苯甲醯衍生物形式的激素,還獲得胰島素晶體,製造出人工腎,指出活的動物正常血液中存在遊離的氨基酸等。

4 人類首次血液透析

1916年,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工作的二年級醫學生麥克廉(Jay McLean)在生理學教授豪維爾(W. H. Howell)的指導下,進行體內促凝血物質效價測定的專題研究。在研究中,麥克廉發現,多種組織(腦、心、肝等)的提取物有促凝作用,而且在貯存期間活性減低。

可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貯存最久的肝臟提取物不但不促凝,反而可阻止血液凝固。麥克廉將此發現向豪維爾教授報告,當時豪維爾表示懷疑,懷疑提取物被鹽汙染。但隨後經重複實驗證明,肝臟提取物中確實存在一種強力的抗凝物質。豪維爾教授隨後從犬肝臟中萃取出該物質。當時認為該物質只存在於肝臟,故取名為肝素,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但因技術限制,當時的肝素製劑不純,價格昂貴,使用受限。而水蛭素的不良反應也很大,所以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完成了肝素的提純。1938年,研究者開展了第一項肝素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臨床試驗,肝素預防血栓形成獲得成功。在被發現20多年後,肝素才正式成為預防血栓栓塞的手段,開始廣泛應用。自此,肝素成為臨床上常用的抗凝藥。

在肝素成功運用之前的1924年,德國醫生格奧爾格哈斯Georg Hass(1886-1971)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臨床人體透析。他使用了8根火棉膠管並聯,水蛭素作為抗凝劑,透析進行了15分鐘。

肝素

血液抗凝

水蛭素

1928年,Haas第一個將肝素用於透析患者。但是由於經費的原因,他的研究沒能繼續進行下去。

關鍵技術的突破

1 現代透析機之父

人工器官之父—威廉•科爾夫(Willem Kolff)

1943年,荷蘭人威廉•科爾夫(Willem Kolff)用一個木條製成旋轉的鼓桶,纏繞了30~40米醋酸纖維素膜,放到一個透析液缸裡。患者的血液是從手腕動脈進入半透膜腸衣,透過轉動的鼓推動血液體外迴圈,置於鹽水浴中攪拌。由於腸衣是半滲透的,尿素等廢物被排出,大分子蛋白被保留。然後將經滲透後“乾淨” 的血液輸送回患者體內,就這樣“人類第一臺”透析機便誕生了。

威廉•科爾夫(Willem Kolff)對滲透機的原理和雛型機有所掌握後,他又根據汽車水泵等原理和參照洗衣機等裝置,對透析機進行反覆改進,還新增抗凝劑。在其後的10年裡,這個技術一直被作為全球的臨床標準。

2 負壓原理的超濾

第一次血管通路手術發生在1948年,尼爾斯Nils Alwall(1904-1985)(左一)和萊納特•奧斯特格林(Lennart Östergren)(左四),在瑞典名校隆德大學對轉鼓人工腎進行了改進,使其能透過負壓進行超濾。但由於各種併發症,1949年被迫停止了該類手術。

3 盤管透析器

馮加勒爾茨 Von Garrelts

在1940年代,馮加勒爾茨 Von Garrelts將Kolff 和Alwall的設計結合,最後由Kolff和Watschinger改進成為盤管透析液,並在1955年改進成雙盤管透析器。

百特公司再次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1956年百特公司對此技術轉化為批次產品配銷,命名為Travenol U200A。

4 平板透析器

Skeggs-Leonards Dialyzer

1949年,施開革Skeggs和倫納德Leonards發明了平板透析器。

50年代末,弗雷德裡克 Frederic Kiil改進了其設計,並風靡了1960s和1970s。

5 中空纖維透析器

澤比魯特 特瓦爾多夫斯基 Zbylut Twardowski

1960年初,中空纖維透析器理念由波蘭腎臟學家澤比魯特特瓦爾多夫斯基 Zbylut Twardowski提出。第一個中空透析器有800根纖維,長為10cm,內徑為55μm。

密西根大學的理查德·斯圖爾特 Richard D. Stewart, 本 利普斯Ben J. Lipps和約瑟夫 賽爾尼Joseph C. Cerny追隨了這個理念,在1967年臨床應用醋酸纖維膜作為半透膜,設定了1萬根纖維,纖維內徑為200μm,膜厚僅30μm。

血管通路的解決

1 新型血管通路的出現 the “shunt”

此階段的透析主要用於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嚴重的電解質紊亂,由於血管透過的問題,無法進行長期透析治療。

貝爾丁斯克里布納Belding Scribner

韋恩昆頓Wayne Quinton

一直到1960年,此方面的研究才有了新的突破,在西雅圖由內科醫生貝爾丁斯克里布納Belding Scribner、工程師韋恩昆頓Wayne Quinton、外科醫生大衛迪拉德David Dillard合作一起發明了特富龍材料的血管通路,將橈動脈與頭靜脈連線。

2 第一例內瘻手術成功

雖然AV shunt在血管通路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由於各種併發症仍需要新的技術和發展。

1965年由肯尼斯 Kenneth Charles Appel(左),詹姆斯西米諾James E. Cimino(中)和邁克爾 佈雷西亞Michael J. Brescia(右)完成了第一例自體動靜脈內瘻。

宣告: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號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

9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雙手麻木抽搐,以為是頸椎病犯了,原來是甲狀腺問題引起低鈣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