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個世界性的疾病,而且患病人數在逐年攀升,年齡正趨於年輕化。全球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與現代生活方式有關的Ⅱ型糖尿病,幾乎沒有症狀,就是血糖高。許多人會不以為然,認為沒有關係,不影響吃喝。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糖尿病可怕的不是它的本身而是併發症。糖尿病的關鍵是預防。
據英國糖尿病學會不完全統計:全球每3秒鐘就會診斷出一例糖尿病患者!!!
每7秒鐘就會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死於併發症!!!
每24秒鐘就會有一例因為患糖尿病而失去四肢的患者!!!
看看,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預防治療糖尿病刻不容緩。該是我們向肥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活動,不鍛鍊的生活習慣說再見的時候了。
首先,控制好飲食,避免高脂,高糖,高鹽。飲食粗細合理搭配,儘可能清淡,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避免肥胖。
再者 ,加強 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可以加速脂肪代謝分解,減輕體重,改善脂代謝,有利糖尿病。
還有需要增強抵抗力,改善精神狀態,養成良好心態。
糖尿病的治療除了藥物手段之外,還有一個很好的輔助治療方法,也是最基本最容易的方法----飲食干預療法。
我們常說“管住嘴,邁開腿”是糖尿病輔助的“六字真言”,那麼日常生活中到底怎麼做才對呢?
首先應該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多粗糧少細糧,烹飪方式的選擇。水果最好是下午3-4點左右食用,因為這個時候是體內血糖最低。還可以食用具有類似胰島素作用的食物如:黃瓜、大蒜、黃豆、豆腐、燕麥、蕎麥、南瓜子、生的綠色蔬菜。苦瓜含有大量的鉀,可以提高胰腺產生胰島素的能力。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提高胰島素的分泌量,還可以延長胰島素的作用時間。桂皮中的甲基羥查耳酮聚合物,可以使葡萄糖的代謝提高20倍。麥麩、醋、豆豉等都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
糖尿病人 飲食習慣儘量做到少量多餐,合理搭配,少鹽少油。
糖尿病人中基本上都比較重視空腹血糖,這是不全面的。因為不同的時間段,血糖的指數就會不同。所以如果想更加準確的了解病情,最好多測幾個時間段的血糖。
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議增加睡前血糖測定。因為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史的,檢測睡前血糖可以發現夜間低血糖。夜間低血糖可以誘發心血管疾病從而危及生命。
如果發現睡前血糖低於6mmol.l,就應該適當加餐,以避免夜間低血糖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還應該注意不能只吃素,一點不吃葷腥。因為動物性食物中得優質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比例更適合人體需要,還可以提供豐富礦物質及維生素。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我的母親Ⅱ型糖尿病已經好多年了。開始的時候,每天注射三次胰島素,還要服用藥物,血糖一直不穩定。後來加入飲食干預療法。在飲食上營養搭配、生活上合理分配,心態上正確引導,效果非常明顯,血糖一直處於正常平穩。現在藥物已經停了,胰島素一天一次,劑量也有所遞減。身體情況好極了。
所以說糖尿病的治療重點應該放在予防干預和正確的日常飲食生活習慣上,效果會更好。
健康搭配,營養美味,從每一餐開始。